已有1條回答
高中生所經歷的大大小小的考試,會有很多場,若是分數相差過大,那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感到迷茫,也就會因此成績而懷疑自己,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去努力才能得到進步。這時家長就需要對高中生孩子進行開導,然后讓其能夠保持“心態穩”,才能好好的度過這一階段。
高中生感到迷茫的時候怎么辦
1、分析迷茫的原因
家長這時就要問問就孩子,并要讓其想清楚自己迷茫狀態。那首先必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會迷茫,人要保持因生活細碎而滿足的能力,是對于前途的不滿還是對生活的不滿,看似雞零狗碎的生活,卻是通往快樂星球的秘密通道;找到問題的點,高中生就能夠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
2、家長要注重開導方法
開導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言傳身教,有的是情景體驗,這些都是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人。做家長的在開感到導迷茫的高中生前,要注意他是否能夠接受你選擇的方法,
比如說他現在的心情很煩躁,如果你還強行進行勸說,反而會起反作用,讓他更加叛逆。還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到高中生脆弱敏感的內心與自尊,無論做什么前都要記住以“為他好”為原則。
3、協助孩子確立目標
對于感到迷茫的高中生,家長就應該協助孩子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把長期目標化為階段性目標,一個一個去實現。大多數高三學生提到自己的目標時,都是希望自己能夠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學。這是高三學生的學習目標沒錯,但是,這個學習目標似乎有些“遙遠”。
如果為一個目標奮斗的周期太長,人往往會變得有些懈怠,總感覺高考還有些時日,因而學習上的惰性會時時發作。所以,制定相對較近而又符合實際的目標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高中生為什么會感到迷茫
1、不了解自身潛能優勢
有些同學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根源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客觀,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這些同學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潛能優勢,去嘗試尋找更好的自己吧!
2、學習成績槽糕造成心理迷茫
高中知識難度陡然增加,讓你應接不暇。多次考試發現成績不夠理想,導致心理上出現波動,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讀書。而網絡上又盛行“讀書無用論”、“什么初中生手下全是本科生、研究生在干活”等負面論調,這些論調對于還未涉及社會的高中生來說,容易造成心理上波動和迷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