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們要知道,距離并不能讓親情有所疏遠,就算孩子從小不在爸媽身邊,那我們也是需要對孩子多多進行交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出現較多的心理問題,也就能更好的解決孩子時刻出現的小問題,也是較利于孩子的成長。
從小爸媽不在身邊孩子是什么心理
1、自卑心理
一般來說,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會產生被拋棄的想法。進而會產生沒人要、自己不重要等負面情緒,從而導致自卑感。眼界受限,很少能與他人交流的機會,有想法無處述說,結果悶在自己心里面。時間一久,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2、孤獨心理
一般的留守兒童都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因為爺爺奶奶的年邁,孩子都不愿意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講出來。所以,他們把所有的事情壓在心里,因為沒有人愿意聽他們去訴說。他們就自己孤獨的做著所有的事情,上學、做飯、玩耍等,都是自己一個人。
3、仇恨心理
這樣的孩子由于從小爸媽不在身邊,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也沒有父母的管教教導教育,加上周邊的人和環境的影響。在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自主思維的前提下,這孩子極大概率會變得偏激,而且心理扭曲,會對很多事產生仇恨心理。而且極易被小事所激怒,然后爆發,還沒有很好的自控力。
從小爸媽不在身邊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1、多和孩子交流,多做事
對于從小爸媽不在身邊的孩子,他們可能對自己的父母印象就不是那么深刻。這時家長就應該多打電話給孩子交流,不論聽到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不要說什么責怪的話,問問孩子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關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多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肯定會沒有安全感,簡單的三個字就能給孩子莫大的安全感。“光說不做假把式”,父母更要用行動證明,在聊天時發現小孩子有想要的東西,比如零食、玩具、一個新書包,父母都要記下來,最好是能滿足孩子小小的愿望,將禮物化作自己的心意寄給孩子。
2、注重情感交流
由于孩子從小不在身邊,那家長就不能光關注孩子的物質,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自己,他們需要的是來自父母情感方面的溝通和理解,不要平時不打電話,一打電話除了問錢夠不夠花,就問孩子學習成績如何。
所以在打電話的時候,家長要重視情感交流,最好是每天都通話,聽聽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開心難過的事情,和他們像朋友一樣的聊天;有的時候他們未必要從一件事中聽到父母的什么結論,只是想要傾訴一下,讓家長知道自己今天的所思所想就夠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