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討論孩子過于依賴父母的危害,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一批被溺愛的孩子身上,但是還有一部分孩子過于的獨立,從某個角度考慮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孩子太獨立還有哪些危害呢?
孩子太獨立的危害
1、埋沒孩子的天性。父母若是提早地對孩子進行所謂的獨立訓練,無疑是將孩子過早的放入到了成年人的環境中,孩子的天性會被父母的枷鎖束縛,逐漸喪失自我。
2、每次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沒有辦法依靠別人,只能夠自己解決,有時候遇到解決不了的情況還會受傷,所以過早獨立并不利于孩子獨立,反而傷害了原本屬于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感知能力,這樣下去孩子成長不快樂也不幸福。
3、大多是長期在這種光環之下,迷失了自我,開始瞧不上任何人。家長又沒有好好的引導,就會變成一種自傲的狀態,太過自傲的話,無論孩子有多大能力,別人都不會喜歡。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那么對于太獨立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第一、教育孩子樂于助人。樂于助人,就代表著一個人是有著為他人考慮的心,而這也是合作能力中重要的一點。別人幫了你的忙,減輕了你的負擔,你是不是覺得很開心,而幫助你的人也是心情愉悅的,同樣的,在生活中你也可以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這也會讓你感到心情愉悅。
第二、要允許孩子“適度依賴”。作為家長,只有及時給予孩子幫助,讓孩子對自己有適度的依賴,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建立安全感。在以后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才會堅信自己不是孤立無援,一個人獨自面對,從而變得堅強和自信。
第三、尊重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有獨立的個性。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或意見時,不要忽視孩子的意見!不要學識淵博或經驗豐富,對孩子的反對表現出冷漠或冷漠,這會激怒孩子。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他們的內心感受,然后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注和關心。
孩子過分獨立的原因
小孩子的行為是一步步養成的,如果他們曾經遭受父母的粗暴對待、同齡人的欺負嘲諷等,遭遇了不良體驗,會讓孩子產生消極心理。同時家庭溫暖和關愛的缺失,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變得自卑冷漠,不輕易相信他人。
部分小孩不善于交際,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好地與他人交往,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打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交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容易封閉自我,不愿意與他人接觸。
由于父母很忙,可能有時候家里會請個保姆,如果保姆不愛帶孩子出門不愿意和孩子說話,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孩子,讓孩子缺乏與人交往的經驗,導致不合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