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課前媽媽和孩子一起進入教室,熟悉課堂老師同學;當準備上課了,媽媽要離開教室時,孩子的反應是大哭,不讓媽媽走。媽媽狠一狠心還是出去了,但教室里的孩子是越發哭得厲害。沒辦法,怕孩子影響到其他小朋友上課,媽媽只能又重新回到教室,孩子不能獨立上課,非要媽媽陪著,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不能獨立上課怎么辦
1.創設分離的機會
年輕父母要認識到分離是暫時的,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創設分離的機會,而分離對于母子來說并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父母與孩子分離時,要明白這并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現在必須離開。不要在心里產生罪惡感,認為孩子哭鬧是自己沒有給予愛的安全感。
2.提前協商
每次在媽媽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都應提前時間跟孩子說清楚,有時還要用商量的語氣,但媽媽決定下來的事情就一要去辦,要提前說明。
比如在路上的時候就和孩子說,寶寶,媽媽回去要做飯,媽媽需要你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媽媽,但如果一個人呆著沒意思,盡量忍一下。進了家門之后,仍然這樣說,孩子一般總會答應的。
到時候雖然很不情愿,但承諾在幼小的心靈還是能留下份量的。孩子會漸漸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確實去做你所說的事,這樣就可以培養互相信任的感受。
3.在家里玩玩分離游戲
比如你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游戲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要出門了,我希望我的寶寶在家里乖乖的,媽媽回來會特別開心的。
之后,你可以撤走,過一會兒,假裝從外面回來,并擁抱孩子親親他,夸他真懂事,真的長大了,真讓媽媽放心,這種漸進式的分離,對孩子接受與媽媽的分離也會有幫助。
4.多多提供給寶寶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在家里你可以讓孩子完成簡單的家務,如讓孩子幫你換個垃圾袋等,當孩子因為自己的能力而驕傲時,有助于他獨立性的培養。
你還可以帶孩子出門遠行,讓孩子適當拿一點兒東西,如果孩子感覺累時,每次跟孩子說忍一忍,再忍一忍,也是鍛煉孩子的極佳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