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從小只要經過家長精心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都能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很多父母采取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導致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也是會影響雙方之間的親子關系。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要給予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的10個原因
1、沒耐心聽我的真實想法
我根本沒法跟爸爸媽媽溝通,他們就像聽不懂我的話一樣,對于我的意見熟視無睹,總覺得我還小,說出來的話很荒謬,都是借口,都是無理取鬧;他們還喜歡獨斷專權,很多時候不征求我的意見,也從來不聽我的解釋。
2、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貼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氣想跟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可是他們聽完總是啰里啰嗦一大堆道理,擺出大人的姿態,居高臨下地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我。
除非我贊同他們的觀點,否則會一直說不停,直到我不得不接受為止。其實,我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是真實的表達自己。
3、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
有的孩子剛開始是很愿意和父母交流的,這真的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一來可以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二來說明家庭的氛圍很好,孩子是把父母當做朋友了。可是,有些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聊過幾次之后,孩子基本就不愿意再說了。
4、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很多家長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總以為孩子還小,就很少會注重小孩子的感受。這樣一來會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自主權受到侵害,更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僅不愿意與你溝通,更想掙脫家長的“管制”。
5、家長有過欺騙孩子的行為
孩子本身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但當父母欺騙過孩子后,孩子便會產生父母會欺騙自己的想法,慢慢的有什么事都不再肯跟父母說了,也就不愿和父母交流了。
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怎么辦
1、嘗試看見孩子
渴望被看見,是人類極為本質的需求,而只有高質量的深度關系,才能滿足這一需求。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天然具有緊密性,雖然很多父母后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但若能放下強烈的自我意識,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理解的,和孩子產生情感聯結并不困難,也就不會出現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的情況。
2、加強對孩子的愛
愛是世界上能夠最大限度讓人溫暖、感動的力量,家長對于孩子的愛不需要付出昂貴的金錢,只需要家長們花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即可。愛是能夠化解仇恨、化解寒冰的利器,也能夠化解孩子心中的種種壓抑。請家長不要吝嗇對于孩子的愛,因為這是讓孩子走出不愿和父母交流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