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家長向孩子提出要求后,他本來答應的好好的,但一旦要施行了就一堆借口,說話不算數,并且不遵守規矩。這樣的行為讓父母不能容忍,卻又不知道怎么引導。那么父母就要提前說清楚,一定要有誠信,并且在生活中做好榜樣。
孩子說話不算數家長如何處理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
因為在家庭活動中,很多孩子都會學習和模仿自己父母的行為,而且父母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孩子性格以及人格的形成。在家庭環境中要給孩子立規矩,如果說話不算話會有一定的懲罰,這樣就會讓孩子害怕受到懲罰。
所以才會逐漸改掉這種壞習慣,而且這個執行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父母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幫助孩子改掉這種壞習慣。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說話算數坦誠的人,因為形成這樣的品質是非常難得的。
二、不要辱罵孩子。
有些父母在見孩子說話不算數時,會非常氣憤,甚至還會辱罵孩子,認為孩子就是一個只會撒謊的人,這種隨意評判孩子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孩子也會在父母的這種回應當中慢慢的讓自己有著強烈的自卑心理,甚至會讓他們擁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他們就會放任自己撒謊的行為。
三、尊重孩子。
當面對指責和懲罰的時候,孩子們大多選擇是堅持不改變,而我們放低自己的姿態,和善地去體會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要的時候,孩子們才會感覺到被理解和尊重。他們就會放下防御,而變得愿意和我們合作,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明白孩子內心的想法,孩子也愿意改變自己的信念。
有的孩子說話不算數,責任可能不在于他們而在于他們的父母,因為孩子認為“我爸爸向我承諾了許多事情,卻從不兌現。”
為什么孩子說話不算數
1、孩子預判失誤,沒有時間觀念。
比如,孩子覺得玩游戲半個小時就可以結束了,結果玩了一個小時才游戲結束。所以在游戲還沒結束的時候,他肯定不會終止游戲的。或者他覺得作業花1個小時就做完了,可是最終卻花了2個小時,這樣他睡覺的時間必然相應延遲。
2、家長對孩子信守承諾的事,忽略不計,一味強調孩子失信的事。
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沒有加以表揚和鼓勵,認為理所應當。而遇到孩子說話不算話的時候,過分生氣,并且也沒有幫助孩子分析失信行為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3、孩子從小已養成不守承諾的習慣,沒有認識到守信是個很重要的品質。
從孩子還是個幼兒開始,父母就一直對孩子溺愛有加,不覺得孩子說的話有什么意義,不對他嚴格要求,久而久之,他就不會再對承諾有敬畏的心理。
家長怎么引導孩子說話算數
1、不勉強孩子做出承諾
父母有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不勉強孩子做出承諾,對于孩子自己達不到的約定,孩子會有挫敗心理產生,同時也容易有敷衍或者欺瞞的情況發生。
2、和孩子講清楚承諾
花時間和孩子講清楚承諾,有助于他理解承諾的內容,為進一步的信守承諾做好基礎。這能讓孩子按照內心的想法來做決定,這樣就不會出現對承諾的誤解等失信的行為產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