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我們我身邊可能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的脾氣非常暴躁,目中無長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性格蠻橫霸道,其實,孩子的這一額不良行為背后,都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造成的。古人語“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愛子深切可以理解,但是過度嬌慣必然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被嬌慣的孩子的表現
1、總是威脅家長
孩子有時候會有一些無理要求,比如永遠不嫌玩具多,看見想要的東西就想買,若是家長不同意,便用哭鬧、發脾氣等各種方式威脅家長,直到自己的愿望達成為止。面對孩子這種無理取鬧,家長每一次心軟,都是在嬌慣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就被慣壞了。
2、不尊重父母和長輩
比如父母為了在家中訓練孩子“不懼權威”的自信心態,允許孩子與父母互叫姓名和綽號,凡事與他們商量著辦,允許他討價還價和頂嘴。那么,孩子在公共場合就會隨意對父母呼來喝去,父母提出任何要求,他們都要討價還價,要不就讓父母難堪。
3、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被嬌慣的孩子做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這種孩子在學校里性格驕縱,不懂得和其他的同學分享,不會換位思考關心別人,很難跟同學、老師融洽相處。
父母嬌慣孩子有哪些行為
1、輕易滿足
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很高,想要什么就給予什么,有的父母還會給孩子大量零花錢,這樣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滿足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壇,一分收獲的道理。也就不會懂得珍惜,浪費金錢的不良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2、生活懶散
很多家長都比較縱容孩子的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必然缺乏上進心和好奇心,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3、包辦替代
許多父母卻由于溺愛孩子等各種原因,忽視了對孩子的勞動教育。在家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事,那么孩子必然就會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家長的包辦替代,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