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難免會調皮不聽話,也難免會犯錯誤,但是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總是難以保持冷靜的心態,常常會吼罵孩子。如果孩子長期在家長的吼罵中成長,會讓孩子的性格逐漸變得扭曲,因此家長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被吼大的孩子的性格
1、缺乏安全感
從小被吼大的孩子會十分害怕父母,對待父母有種恐懼的心理,就會缺乏安全感。孩子覺得家庭也不是心理的歸宿,會對家庭產生排斥感,自己會覺得家庭給不了自己安全的感覺,長大之后,他們的心理也會處于一種不健康的狀態。
2、膽小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吼罵,那么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膽小懦弱,總是為他人著想,會幫其他同學做很多的事情。其實可能孩子也不愿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做那些無意義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怎么拒絕,有時候面對他人惡意的玩笑,也只會忍讓。
3、性格變得暴躁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期吼罵孩子,他們也會學習到家長這種處理事情的暴力方式,從而使他們也變得暴躁起來,做事情沒有什么耐心,一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發火。孩子的這種性格就是長期處于父母的吼叫之下造成的,孩子會受到父母行為的影響。
4、敏感脆弱
有些父母因為一點小事就在家里大聲嚷嚷、吼罵孩子,那么就會導致孩子一看到父母就委屈得想哭,甚至可能產生想大學之后離開家庭的想法。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常常是因為父母的吼罵,讓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低,覺得自己活著沒有一點價值了。
5、喜怒無常
有些家長自己的情緒非常不穩定,高興的時候對孩子特別好,一起玩游戲,給他們買零食、禮物,但是不高興、不耐煩的時候就出現對孩子打罵與怒吼的情況。那么這種被吼大的孩子,他們可能也不知道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常常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而喜怒無常。
教育孩子如何做到不吼不叫
1、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
與孩子溝通交流時不要總是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