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所以家長和老師對孩子都有很高的要求,這種巨大的壓力使得孩子一刻都不敢松懈。因此有一些心理素質不是很好的孩子,因扛不住壓力而產生了不想參加高考的思想念頭。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更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導,千萬不能錯失考大學的機會。
不想參加高考怎么辦
首先,問清原因,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高考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大多數家庭都是全家總動員,對孩子的學習很是上心。在備考期間,不只是孩子累,陪讀的家長也是辛苦。
在臨考前的關鍵時刻,如果孩子出現不想參加高考的負面鬧情緒,有了臨陣逃脫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對孩子發火指責,這時候家長需要耐心地詢問他們為何不愿考試,了解他們想要棄高考的原因,掌握他們的真實心理狀態。
其次,安撫孩子情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孩子在這種高考的氛圍中,精神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內心也是非常敏感而脆弱,家長在這個時候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抽時間帶他們去戶外走動散散心,讓孩子能夠勞逸結合,或者是買點孩子愛吃的零食,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盡全力就行,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只要努力付出過,無論結果如何都有家人在背后一直支持他們。通過家長這樣的安撫,相信孩子的心理負擔會減輕很多。
最后,挖掘孩子的優點,多給予他們一些鼓勵。有時候孩子不夠自信,也可能會讓他們產生放棄的念想,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一些夸獎和鼓勵,去挖掘他們身上存在的優點。
比如孩子的整體成績一般,但是字寫得好看,或者是英語、語文科目成績不錯,那么家長就可以多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優勢上,不要只盯著孩子的缺點看,適當的對孩子進行表揚,讓他們嘗到甜頭,明白自己的長處,從而樹立自信心,振作起來繼續為高考而努力學習。
孩子不想參加高考的原因
1、考前焦慮。可能因為對目標過于聚焦,對結果看得太重,也可能是擔心自己的計劃實現不了,家長會責罵自己,進而出現一些考前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
2、能力不足,夢想又多,無非是貪心。很多家長老師給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而他對自己的實際能力又沒有什么把握,或者根本達不到的時候,那么肯定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外界的影響和自己的貪心,導致了這一惡劣的后果。
3、過于矯情,內心軟弱。很多孩子在面對高考眾多競爭對手時,迷失了自我,不能正確的給自己定位,導致產生嚴重的焦慮,越到考試前越是嚴重,最終有了不想參加高考的思想,這無非就是孩子過于矯情,內心無比軟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