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們帶孩子們去看望家里老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罵老人,這樣的行為是要及時制止的。孩子們有這樣的行為給,與家長們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家長們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罵老人怎么教育
1、當孩子罵老人時,家長們面對孩子,要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如果家長們此時感覺到不舒服、不被孩子尊重、不允許孩子這樣做,而喚醒憤怒情緒,只會加重孩子發脾氣的概率,因為此類言行給孩子樹立了一個錯誤的示范榜樣。
2、家長們要允許孩子有情緒。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表現,情緒的喚醒有多種途徑,例如:不被尊重,感覺自己受到蔑視、侮辱;體會到挫敗感而遷怒;自己的意愿沒有達成等。
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有情緒表達,即使是不正常的情緒表達行為,這是孩子改變的基礎。但在孩子罵老人的情況出現時,家長們要進行正確的教育。
3、父母要以身作則,家長們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忽視老人的事情很常見,這些做法深深的影響著下一代。
因此,及時距離再遠,工作再忙,也要在節假日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天長日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長輩的好習慣。
4、適當的懲罰要做好。當孩子罵老人的時候,很多家長容易因為生氣,而讓孩子受到嚴厲的懲罰。事實上,這反而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引起孩子對父母的不滿,甚至仇恨。但如果只是口頭警告,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還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是沒關系,從而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
如沒收孩子的玩具,不讓孩子玩電腦和看電視等等,這些都是直接可見的懲罰結果,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并得到相應的處罰。
孩子罵老人的原因
1、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當父母彼此指責辱罵的時候,孩子會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受到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罵老人的行為習慣就開始形成。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錯誤的示范,孩子對父母的模仿是無時無刻的。
2、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存在語言誤區。當孩子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時,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使得孩子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依靠一些,可以引起大人關注的辱罵性的語言,來獲得情感上的發泄。孩子缺乏表達自己真正內心想法的能力,在行為表達上很容易進入不恰當表達的誤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