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媽媽通常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然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有些媽媽愛嘮叨,一點小事就在孩子耳邊絮絮叨叨,他可能選擇性的聽進去一點,有時還會頂嘴辯解,親子關系難免會疏遠很多。
媽媽愛嘮叨對孩子的傷害
1、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損
嘮叨是一種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因為對一個人反復嘮叨,根本上是對于這個人的一種過度提醒,是對對方能力的不認可,是一種不信任,是一種忽視對方感受的行為。所以,孩子在聽到媽媽嘮叨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變得自尊心受損。
2、影響孩子的自信
家長的嘮叨,讓孩子會產生一定的疑惑,那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因為我們都明白,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比較強的話,那么是不需要人們過度地進行提醒、囑咐的,因為能力較強的人,完全能夠做好大部分的事情。
但是對于能力不足、經驗不足的人,我們通常會多次、多角度地去提醒,希望以此來讓對方避免一些錯誤的發生。媽媽愛嘮叨會讓孩子產生了錯誤自我認識,從而導致他失去自信,變得難以自立自強。
3、削弱親子關系
家長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抵觸感,因為孩子覺得家長的嘮叨是一種毫無營養的重復,會消磨耐性、耽誤時間、影響心情等等。而為了避免這些負面的因素,孩子就會直接和這些負面因素的源頭,也就是嘮叨的家長保持距離,從而達到一定的自我保護目的。
媽媽如何避免對孩子嘮叨
1、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對于一些孩子自己清楚、并且有能力做好的事情,父母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并且讓他自己承擔后果。例如,早上不按時起床,上學就會遲到,這是每位學生都很清楚的事情。
因此,媽媽不用每天都叫孩子起床,而是讓他自己自覺地起床。如果他做不到,就讓他接受應有的批評和懲罰。如果孩子有了幾次遲到被批評的經歷,他自己就會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了。
2、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作為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也是普通人,他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要太高。
如果父母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而在孩子耳邊不停地提醒和叮囑。那么,不但容易令孩子感到厭煩,還會令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傷害。
媽媽愛嘮叨的原因
第一,由衷的母愛,對子女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引起子女的反感。
第二,進入更年期,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很大變異,而這時又恰恰是子女進入青少年期的時候,于是便有相互不理解和矛盾出現。
第三,存在“代溝”,價值觀念、消費傾向、興趣愛好、生活方式等不同,所以和孩子容易發生沖突,難免會在教育時嘮嘮叨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