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的。家長應該抽出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同時注意自己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的言行,不要給孩子壞的影響。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正確陪伴孩子的方式。
正確陪伴孩子的方式
1、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不知道和孩子在一起時該做什么的家長,可以陪孩子做家務。比如一起做一頓晚飯,引導孩子擦桌子、掃地拖地、洗襪子、整理玩具、折疊衣服等等。每一份家務的參與和勞作,都是孩子收獲快樂、體驗成就感的一次機會,孩子就能學會的自理自立能力。
2、和孩子平等對話
父母在陪伴孩子時與孩子對話,要注意從平等的角度上對話。教育孩子時要注意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關愛,而不是不斷打壓、包辦或嘮叨的“為你好”。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且具鼓勵的溝通形式,才是正確陪伴孩子的方式。
3、給孩子充足的空間
在陪同子女的過程中,需要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合理的限制,這是必須的。但是有了合理限制之后,父母就不要再指手畫腳去干預孩子。否則會變成一種障礙,令孩子生厭。
有的父母自己并不適合和孩子一起玩,更適合在一旁指引,就需要家長根據自身性格特點來選擇和孩子相處時的的角色。父母自己心理不健康,當然也會影響到子女的心理健康。記住,小孩需要父母的引導,但是未必需要一個大齡的朋友。
4、給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
父母陪同小孩時,就要一心一意的陪伴,不要再去做自己的事情。現在很多父母形式上是在陪孩子,實際上手機不離手,孩子喊都聽不見,這樣的相處并不會有效果,還會讓孩子心理受到傷害。
只有全部身心投入,熱情對待孩子,這樣他們才會慢慢體會到什么是尊重和信任,對他以后的成長才有幫助。
錯誤陪伴孩子的方式
1、過分溺愛孩子,事事包辦
雖然對孩子的身體沒什么損傷,但是會造成孩子偏激的性格,在外面會繼續霸道沒禮貌。同時孩子自理能力差讓孩子以后不能勇敢的面對社會。
2、相處時沒有做到有效陪伴
即便住在一起,很多家庭也常常存在無效的陪伴。要么是因為家長誤以為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要么是因為要忙于做其他事情,家里人各顧各的,再或者是因為家長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索性不管。
3、干預孩子的活動
在一些親子活動中,小孩在興致勃勃玩游戲的時候,家長在旁熱心地指揮、引導,希望孩子能夠像成人一樣找到高效的解決方法。殊不知,這樣的提示可能會阻礙孩子思考、探索和發現能力的拓展。
高質量的陪伴不是隨意打斷、不是干預和代勞。長期以往,可能讓孩子失去好奇心和創造力、缺乏專注力和獨立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