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擔心孩子們各種各樣的問題,一直讓孩子生活在家長們的羽翼之下,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們不會與人溝通交流。如果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家長們就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孩子不會與人溝通交流怎么辦
第一、平時多表揚、多鼓勵孩子。家長們不要指責孩子太老實、沒出息,不要當著外人的面說孩子不大方、見不得人等。這種責備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們更加不會與人溝通交流,使他們更加退縮不前,家長們應想方設法增強其自信心。
第二、家長們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疼愛,總怕孩子和別人在一起吃虧受委屈,這種情緒感染到孩子身上,就會使他們總是懷疑別人,感到他人世界的風險,因此不敢和別人溝通交流。
這類家長應當調整自己平時的言行,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要讓孩子們學會自己面對苦難與挫折,不要一直都保護著孩子,孩子們總是要成長的,家長們不可能保護他們一輩子。
第三、給孩子敢于表達的氛圍。很多家長便于管教孩子,經常會表現出威嚴的樣子,讓孩子認可自己的權威,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經常用命令孩子,如果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則用自己的權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
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平時溝通最多的是父母,交流最多的也是父母,如果過于畏懼父母的權威,則會失去交談的欲望,有想法也不敢說,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得不到鍛煉。
第四、家長正確引導,以身作則。有些孩子害羞、膽子小,想要跟其他孩子們溝通交流卻不敢主動,想要一起玩玩具也不敢說,有時候會拉著大人一起。孩子缺少交往經驗,這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第一次的時候家長可以做個示范,讓孩子慢慢嘗試與別人交往。
孩子不會與人溝通交流的原因
1、有些家長們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喜歡幫孩子做決定,總以為孩子還小,就很少會注重孩子的感受。這樣一來會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自主權受到侵害,更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僅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更想掙脫家長的“管制”。
2、家長不給孩子機會表達。有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非常不耐煩,他們在孩子講述的時侯,沒有給予足夠的耐心,經常打斷孩子或者批評孩子,不給孩子解釋或者反駁的機會,孩子沒有足夠的機會來表達自己,因此溝通甲流能力會越來越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