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們進入高三之后,學習壓力驟增,有些孩子們就會因為頂不住壓力,而選擇不去學校上學。這樣的例子在高中有很多,并不罕見,針對這樣的現象,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免孩子走向錯誤的道路。
高三不想去學校上學怎么辦
首先,家長們對于高三的學生應該有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孩子覺得學習無望。
要讓孩子們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家長們同時也要接受允許的進步和退步,這樣孩子們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自信,再次投入的學習當中。
其次,要明白平時的考試,只是一種訓練和發現自己的缺點弱點的過程。如果孩子們平時考得不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要知道這比在高考時才發現問題,要好的多,高考的分數才是孩子們和家長們最終的目標。
同時家長們要與孩子建立朋友似的關系,這樣他有什么心里話才想與你分享,而不是抱怨,埋怨。因為高三的學習壓力確實也很大,要看到小孩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更重要,只要付出努力了就好,作父母都不會責怪你,但是你要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未來。
最后,家長應該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強加給孩子,所有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學習這件事情一點也不輕松,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盲目的學習不會有太好的效果的。
高三不想去學校上學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當前的高中學生的家長們,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往往會對于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目標,致使不少學生“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難免會灰心氣餒,進行產生厭學情緒,甚而逃避或放棄。
2、對學習認識上產生了一些偏差。有些孩子對發現知識、了解知識、掌握和運用知識的難度,估計不足或認識不深,以為輕而易舉,結果一旦遇到困難便知難而退,缺乏對學習難度充分認識的心理準備,由此高三的孩子們便會滋生厭學情緒。
3、沒有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有自己的“絕招”是很重要的,而一部分高三同學缺乏獨立性與創造性,只是服從于、依附于老師,一旦沒有了老師的指揮棒,就亂了方寸,有的就盯著同學,今天向張三學一點,明天向李四討一點,結果也只能是“邯鄲學步”,迷茫中成績已是悄然滑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