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論家長多么的愛孩子,也不可能跟隨孩子一輩子,他們早晚有一天需要獨自去面對生活,因此作為父母不能過度包辦孩子的生活,為了讓孩子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平時家長要適當的讓孩子自己動手,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為了讓孩子獨立父母應該怎么做
1、父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制定目標。而不切實際地對孩子過高的期待,只會讓孩子“望洋興嘆”。孩子永遠嘗不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感。不知成功為何滋味的孩子挫敗感常伴隨其左右,因為會導致孩子自信不足。
2、注重培養孩子的優秀品德和獨立個性,平時要與孩子一同看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書,歷史方面最好,因為以史為鑒可以明性。同時,讓孩子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比如義工或者其他的團體活動,孩子出現人際方面的困擾時,要用正確而客觀的觀點幫他分析,找出突破點。
3、在孩子玩游戲時,在孩子看一些視頻時,應適當保持安靜,讓孩子獨立去思考一些問題,如果孩子問的話再開口回答,應該做的是提供給孩子游戲道具和書,讓孩子自己去看,在孩子提問時耐心回答。
4、培養孩子獨立做事,孩子在認識不足、能力不夠的情況下,必然有犯錯的時候,這時父母應少責備、多鼓勵。另外,父母需要給予孩子信任,相信孩子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完成,要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
5、還是不鼓勵家長讓孩子去做超出他們能力范圍的事,所以讓孩子獨立起來,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爸爸媽媽們可以每天給孩子規定時間表,讓孩子按時完成一定的任務量,以此來逐漸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6、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不訓斥孩子,不當眾批評孩子,不用侮辱的字眼,不要強迫孩子,認真聽孩子的童言稚語,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事實證明,在民主的家庭氛圍中,充分得到尊重的孩子,舉止大方,對人友善,獨立性強。
孩子有獨立能力的重要性
獨立性較強的孩子,在面對突然情況發生的時候,不會慌亂更不會畏手畏腳,自立的孩子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自立的孩子身上所表現出的就是“自信”,要知道“自信是一個人最美的氣質”。
父母和孩子終究是不同的,雖說是至親的血緣關系,但并不會一輩子都綁在一起生活的,終究會有分離的時候。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即便是將來離開了父母也能夠很好的生活。
孩子盡早獨立可以讓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孩子會和其他同齡人形成良好的關系,為人際交往打下基礎。孩子具有獨立意識,面對事情也會更加勇敢,更加堅定,長大以后也能更加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發展。
孩子缺乏獨立能力的危害
孩子缺乏獨立,他就很難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他可能會變得內向,那這樣久而久之的話,就對他的發展非常的不利。
缺乏獨立的孩子會讓孩子與其他人變得不同,孩子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的孩子差。那么長此以往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內向,不愛與別人說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