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習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孩子在學習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當中學生長時間堆積困難,又沒有人幫助解決時,就會變得對學習沒有動力。家長發現后,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如果沒有及時讓孩子重新燃起對學習的動力,就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厭學。
中學生沒有動力怎么辦
1、限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每一部分都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成這份試卷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會減少疲勞感。
如果可能的話,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后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很多中學生即使已經學習很多年了,也依然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就會學的很吃力,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未牢固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方便記憶、溫習、提問。這樣經常和孩子互動,溫故知新,就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了。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專注,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專心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中學生必須要學會良好的學習習慣,否則會對以后的學習會造成拖累,學的越來越吃力。
4、認真安排好孩子的時間
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吃飯、睡覺、上課、娛樂等飛學習的事情也要在表中。安排這些時間之后,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于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后作業。家長要安排好中學生的勞逸結合的時間,做到高效學習。
中學生沒有動力的原因
1、不了解自身潛能優勢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這類中學生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總想著放棄。根本上就是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不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考試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學習能力,抗挫折能力低,因此中學生沒有動力。
2、目標不明確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知道為啥而學”。這類中學生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認為自己都是為了父母、為老師、為考上好大學而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沒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隨大流,過一天算一天。這是因為沒有目標,導致的沒有學習自主性,從而學習沒有動力。
3、學習技能低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會學”。這類中學生是學習技能差,沒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時間投入學習,但是成績仍然沒有起色,就想放棄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