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上學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家長常常對孩子是抱著期待的,但孩子總是會因為種種情況,產生不愿意上學的想法。這時也就需要家長平等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以此早早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才能不對其有所耽誤。
孩子總是不愿意上學該怎么辦
1、放低身姿,去傾聽孩子
如果孩子總是不愿意上學,大人很容易自以為是的開始指責,甚至扣上“你就是不愛上學”的帽子。作為家長應捫心自問:是否有認真地聽孩子說過他/她不想上學的原因呢?
傾聽,看上去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往往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背后的原因無外乎是信念,沖動,說教,習慣等阻礙。放下這些阻礙,家長才能成為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如果孩子能直接表達清楚不愿上學的原因,那父母就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兀自猜測了。
2、多和老師溝通
對于總是不愿意上學的孩子,家長就需要經常和老師聊聊,從第三者的角度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怎么樣?是否言行一致?老師有什么想法和建議呢?這些都能幫助父母更客觀地理解孩子。
有很多家長比較內斂,不喜歡找老師,擔心給老師添麻煩,跟老師說話有壓力等等。其實,有很多老師都很期待和家長交流溝通,因為這樣才能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父母所做的努力,父母期待的變化,也有利于老師對孩子的教育。
3、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巨大壓力
每個班級的學生成績都是有前有后之分,即使老師不去將成績排名,很多重點學校的學習氛圍,本身對于成績差的孩子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老師講的學習內容,天天都聽不懂,作業都不會做,孩子怎么會沒有壓力。
無論是小學、中學、高中,選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才是最正確選擇,重點校、重點班不一定對孩子有益的,也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當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總是不愿意上學的情緒了。
孩子總是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1、怕老師
當孩子跟家長抱怨老師太厲害,愛打人,或者說不喜歡老師的話,家長就要多跟孩子溝通、跟老師溝通,改善老師和孩子的關系。
不過主要還是讓孩子明白,老師主要是教課的,對學生要求嚴格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并不是老師想去打學生、兇學生,遇到一個嚴格的老師,是學生的福氣,老師如果對學生不做任何要求的話,那學生肯定學不到東西的。
2、擔憂
對于上學這件事,孩子們多少是有自己的擔憂,這很正常也很普遍。有些孩子特別害怕做作業或考試,因為寫出來的作業或者做好的測驗卷子就是他的作品,是需要接受被評估或打分,這會喚起他們記憶里對失敗的恐懼。除了成績落后的孩子有擔憂以外,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也可能有自己的困惑。
所以他們就會試圖退出或躲避,或許是害怕自己表現不佳,或害怕自己不如同齡人優秀,或擔心老師會用批評、懲罰來羞辱他們,才產生總是不愿意上學的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