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情緒化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家長會發現他們總是莫名其妙的發脾氣,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摔東西,不愿意聽父母說話,那么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該怎么辦呢?
小孩子情緒化是什么原因
1、父母經常打罵孩子
暴力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誕生第二個暴力。有些性格暴躁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的過于嚴格,只要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就會和孩子“火力對決”。
孩子長期生活在打罵和暴躁的環境之中,性格也會逐漸被同化,最終成為父的“接班人”。當他們遇到各種不開心的事情時,就會用謾罵和武力解決問題,孩子也很難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2、家長情緒影響
當然,孩子的情緒化也來自父母情緒的影響。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做父母的時候不能和孩子平靜的交流,孩子有一點錯誤,對他說壞話,那么長期受到這種刺激的孩子很容易表現出情緒化的特點。
歸根結底,兒童在應對外界壓力時,并不像成年人那樣冷靜應對。而且家長的不耐煩和煩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看著家長煩躁的表現,孩子們心里會驚慌失措,他們沒有別的辦法來排解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哭來緩解內心的煩躁。
小孩子情緒化怎么辦
搞明白為什么孩子會情緒化嚴重。孩子不會管理情緒,如果小時候被嬌慣,就很容易情緒化。一個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如果父母不理解甚至指責,孩子會感到壓抑,就會有更大的情緒力量爆發,求得父母新的關注。
比如在學校里,越是那些搗蛋、不被關注的孩子,越會做很多夸張的動作。所以孩子大呼小叫的時候,說明他的內心缺少愛、理解、接納、關懷。
尊重孩子是“無條件養育”的初心。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家長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有時候孩子想要得到的東西可能在你的理解之外,但是這件東西卻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意義。
這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這件東西對孩子的重要性,最大的程度的尊重孩子的選擇。但是家長也要分清,尊重不等于無條件的溺愛,而是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為基石,在這個基礎上家長要找到自己的底線。不要慣壞孩子,也不需要讓自己一直陷在委屈的情緒里。
面對孩子的情緒化,家長要放下“經驗豐富”、“年長為尊”的觀念,去孩子的內心看一看,用本心的愛去教育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和不竭的前進動力,成長為他夢想中的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