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當孩子有一定的意識時,他們就已經開始找身邊的規律發展了,但是有些孩子偏偏就會出問題,這樣就會導致他們認知方面出現問題。所以,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進行這一方面的培養,才能讓其能夠有所變化。
孩子找規律不行說明什么問題
孩子找規律不行說明孩子的認知還是不完整的。孩子從出生就開始認識尋找各種規律,我們應該做的是,利用生活中的規律性的事物,強化孩子的重復性和規律性的認知。
我們只需要在遇到的時候,孩子又恰好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啟發孩子的思維,鼓勵孩子思考,去找到看似無關的信息的相似之處,總結出其中的規律,合成一個整體,這樣他們的認知才是完整的、連續的、關聯的。
孩子找規律不行怎么引導
1、以故事開啟孩子的規律思維
我們都知道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也都明白利用故事很容易打開孩子的思路,這時就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音樂節奏來幫助孩子認識規律,并設計成了很多可愛的小動物的形象,比如蛇的一曲一伸、七星瓢蟲的翅膀一張一合,大象的一踏一立等,再刻意設置一個小猴子出錯的場景。
整個場景都是利用規律去推動,讓孩子跟隨故事的情節,打開自己的思維,老師聽完故事后,引導孩子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找規律節奏。
2、引入找規律的內容
通過故事打開孩子的規律思維后,家長需要做到趁熱打鐵,利用孩子喜歡和熟悉的玩具形象,形成規律概念,和找規律的辦法。起初的題目要根據孩子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既要有趣,難度也要適合,不能讓孩子因為難,一下子失去興趣。
3、循序漸進的練習
當孩子能夠在家長的引導思考下,形成規律的認知后,那家長就應該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多角度認知規律,這里要和開頭的故事引發聯系,激發孩子的興趣。對于孩子來說,有故事情節內容打底,能引發孩子探索研究的欲望,也就能避免孩子找規律不行的問題。
4、利用同心規律法
同心規律同樣是對孩子成長所重要的一種認知,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包括石頭扔進水里蕩起的波紋、商城的轉動門等,我們可以用類似的知識,來喚醒孩子的認知,比如設計一個青蛙站在一個圓上面,圓分成不同的份,青蛙按照規律跳動,讓孩子預測青蛙的下一步位置,也就避免了孩子找規律不行的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