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孩子變得非常膽小,但是又很愛對父母發脾氣的情況。家長要了解孩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并且及時幫孩子改正過來,讓孩子掌握健康的情緒調節方式。
孩子膽小脾氣大是怎么回事
1、父母的粗暴對待
有的孩子膽小喜歡哭的根源在父母身上。家長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打罵孩子,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年幼的孩子,孩子在家長身上那沒有找到安全感,他的需求不但沒有得到滿足,反而增加了恐懼感,對父母有一種畏懼感,就會變得膽小脾氣大。
2、父母的輕易妥協
家長對孩子的壓制會傷害到孩子對情緒的掌控能力,那就對孩子無條件的妥協可以嗎?當然也是不行的。
孩子的不良情緒的發泄有時是因為提出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一些父母出于對孩子的疼愛或覺得煩躁,見到孩子哭鬧就馬上“投降”,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只要哭鬧就父母就會滿足自己,于是養成不良的情緒反應習慣,慢慢變得暴躁易怒。
3、家長的情緒調控力差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自身的情緒以及情緒調控力對孩子的情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父母過度情緒化會造成孩子的情緒調控能力失調。
比如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家長通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脾氣暴躁,非常情緒化,導致孩子在被家長監督寫作業時緊張、害怕,越緊張越不會,就更加受到批評。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孩子變得膽小脾氣大就是常態了。
孩子膽小脾氣大怎么辦
一、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允許孩子釋放情緒
孩子在遭遇沖突和挫折時,往往會將事情或心中的不滿告訴最信任的父母,以尋求同情和安慰。比如孩子喜歡告狀,及時在尋求心理安慰。父母應該予以理解和接納,這樣積極的回應孩子,就會讓孩子加強對父母的信賴,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二、鼓勵孩子面對困難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減少父母的包辦。無論是生活中的、學習上的大事小事,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持有面對困難不退縮、不逃避的態度,培養孩子積極的心理反應模式,減少膽小退縮、發脾氣的行為。
三、減少批評,增加鼓勵
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讓他感到過分自責和內疚。孩子難免犯錯,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懲罰孩子,應該態度平靜,同時加強對孩子的引導訓練,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