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有些家長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忽視了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可能就不知道這也是一種教養方式,甚至可能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所以,我們要多多關心孩子,時刻了解孩子的內心發展特點,然后多多溝通,及時疏導出現的問題。
忽視型教養方式的特點
1、家長對孩子沒有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好也行壞也行,將來有出息也好無出息也罷,一切隨便!這樣孩子的價值感和自尊就會感到很低,覺得自己在這個世上是多余的,成年后容易有極端的想法。
所以,家長就要擔當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尤其是父母,既然你把孩子的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你就有責任盡量保障孩子的一生幸福。不要以自己工作忙為理由,或夫妻不夠相愛的原因,而放棄教養孩子的責任。
2、家長對孩子比較冷漠。給孩子吃飽穿曖就行,對孩子較少交流和關心。這樣孩子也就對愛和被認可成癮。對他人評價敏感,會刻意討好別人,婚姻也較難和諧。
所以,我們也就需要重視孩子的精神需要。在當下,不給孩子物質生活保障的情況很少。“忽視”的主要現象,是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親情和精神需要。家長要多花時間和精力,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不能給錢了事。
同時就要做到要多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交流學習的心得,排遣內心的孤獨,讓其逐漸釋放心中的苦悶,避免再次出現忽視型教養方式。
忽視型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危害
早期忽視除了對身體發育方面的影響外,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危害。在孩子早期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會損害孩子在的大腦發育,腦功能的缺損導致兒童心理調適能力發展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兒童行為認知、情感、語言和社會性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為后期發展埋下不良隱患。
青春期的兒童忽視型教養方式易造成兒童社會角色混亂,對家庭功能認知錯誤。兒童對家庭功能的認識在青春期逐步定型,長期受到父母忽視的孩子,成年后在自己組建的家庭中,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當年對自己的養育方法和家庭行為,從而忽視子女。
現在教育專家學者們大多認為,成人的種種忽視幾乎是兒童受到各種傷害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受忽視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親人的關愛,容易找不到存在的價值,找不到生活的希望與樂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