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未成年也就是泛指18歲以下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都還處于青春期、叛逆期,很有可能會因為與家長的矛盾,而產(chǎn)生理解出走不愿意回來的行為。針對這種行為,家長首先就是要知道孩子是否安全,然后再找到合適的時機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未成年離家出走不愿意回來怎么辦
1、父母知道孩子的住處:如果未成年孩子離家出走,并且暫時還不想回家,父母只需要知道孩子安全,知道誰住在誰的家里。
2、不要責備和批評孩子:對于離家還出走的孩子,父母即使很煩、很生氣、很生氣,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這個時候不能批評教育,我們只說幾句關心的話就好。
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離家出走以后,特別的擔心你,媽媽很害怕你在外面遇到危險。媽媽反思了下自己的行為,確實在某些方面處理的不夠好,讓你傷心了,媽媽感到很抱歉。”
3、冷靜幾天再處理:如果未成年孩子離家出走還不愿意回來,這幾天不想回家,就知道孩子無事可做,我們家長也就能暫時放下這樣的事情,等孩子和他的情緒過幾天冷靜下來再溝通。
同時你可以試著和他成為好朋友,把他當成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對待,給他適度的權力,比如,他的穿衣打扮,只要不違背學校的要求,你都可以表示尊重。
4、不要催促孩子回家:就算未成年孩子在外面有這樣的行為,那當家長知道孩子的下落后,知道孩子安全就夠了。不要催促孩子回家,甚至考慮回家后繼續(xù)打罵教育,這些想法千萬不能有。
因為有人曾說過: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愛,卻不能給予你的想法,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庇護他的身體,卻不能庇佑他的靈魂,因為他的靈魂屬于明天,你做夢也到達不了的明天。
未成年離家出走為什么不愿意回來
1、逃避懲罰
未成年人自尊心很強,最怕在同學面前丟面子、“掉價”。有的學生一旦在校犯了錯誤,老師通常要求家長共同教育,但一般學生都不愿意自己的錯誤讓家長知道,既害怕學校處分又怕家長斥責。
這時家長如果處理不當,給未成年人施加精神壓力,當精神壓力超出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時,他們便會選擇離家出走的行為還不愿意回家,也就出現(xiàn)到外邊暫避風頭的行為。
2、賭氣逞能
未成年人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成人意識增強,他們往往用自己的行為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有能力也有本領管理自己,不愿聽家長喋喋不休的嘮叨,尤其不愿意別人當面挖苦自己,賭氣到外面闖蕩,夢想有一天混出個樣子來給家長或給周圍的人看,想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