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孩子對于物質方面的要求也逐漸的豐富,但是由于孩子本身沒有經濟來源,有時候又不好意思向父母索取,就有可能會出現小朋友拿了別人的東西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制止,認真的教育孩子,以免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將來釀成大錯。
小朋友拿了別人的東西應該怎么處理
1、孩子這么小,他的物權意識還很模糊,而且也不清楚要如何付錢,可是大人知道啊,大人必須給他正確的示范,孩子才能學會怎么做。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決不能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為準則,做他人生的榜樣。
2、父母如果想要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并且主動將東西還回去。可以選擇讓孩子設身處地的想這件事,如果是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被別人偷偷拿走了,自己會怎么樣,一定會很傷心吧。類似于這樣的方法,比較簡單,孩子就會理解別人的心情,主動的去將東西放回原位了。
3、認真傾聽孩子的感受,關注孩子內心的想法和動機,是為什么拿別人的東西,弄清楚原因,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可能是因為平時物質生活的匱乏,也有可能知識單純的喜歡。家長把孩子犯錯的原因弄清楚,才能針對性的制定策略,幫助孩子改正。
4、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讓他面對自己的錯誤,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拿了別人的東西應歸還并道歉。對正確的行為及時做出肯定及鼓勵,平時多關注孩子,多讓孩子表達需求和想法,讓孩子樂于與家長交流。
5、適度滿足孩子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孩子出現了任何事情,首先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平時我們對孩子不夠關注?孩子適度的物質要求是否給予過滿足?如果這兩方面做得不夠,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滿足一下孩子,不要讓他再去通過這種方式來填補匱乏的心理。
小朋友拿了別人的東西的原因
1、好奇心的驅使,他覺得這個東西他沒有玩過,所以渴望得到,想占為己有。
2、父母說話不算話,違背承諾,導致孩子長期得不到滿足,只能在外獲取。
3、孩子覺得偷拿別人的東西很刺激,反正只要自己不說,別人肯定不知道。
4、沒有所有權的概念,拿別人的東西時,就跟自己的東西一樣,并沒有其他的感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