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多家長的思想也逐漸從只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慢慢轉變為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這一轉變也意味著我們的思想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而16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有極強的叛逆心理,所以很多家長想了解16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16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由于如今繁重學業給孩子帶來的巨大的心理壓力,會表現為厭學,怕學,做作業拖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對家長和老師談論學習問題,表現出煩躁的情緒和回避的行為。
2、人格方面容易出現偏執、敵對等非常極端的特征。對他人缺乏信任,自以為是,偏于固執。
3、人際關系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親子關系常常出現沖突和矛盾。
4、焦慮、心里煩躁不安,表現出一定的攻擊行為。
5、適應能力差。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
6、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非常易怒易暴躁,做任何事情都很沖動。
7、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后,內心總感到不平衡。其中,學習壓力感,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16歲心理不健康家長該怎么教育
1、坦誠相待
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中,要保持真誠、坦誠的態度,平時要給孩子解釋明白,我們家長對他們做出的要求與決定,這也能勵他們對我們父母保持坦率。
2、學會傾聽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交心的談話,但要尊重孩子的舒適圈。可能16歲的孩子并不想和我們家長說話,但是,這個時候就更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家長一直都在,并愿意傾聽,不要讓孩子有必須參與對話和回應的壓力。
3、不要妄下結論
當家長想要指正孩子的想法,或對孩子的做法下判斷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定不要對他們的想法妄下結論,無論他們的想法在你看來多么不好,也要尊重他們。
4、表現關愛
有些人也許會擔心對孩子過分慈愛會讓他們更依賴父母,實際上,向他們展露你對他們的情感,能讓他們收獲安全感。而父母的關愛,就是提高孩子的安全感的最佳手段。
5、不要貶低孩子
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理解,不要總是貶低自己的孩子,這樣會讓他們差生自卑的心理。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才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順利度過青春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