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雖然很多家長都知道教育孩子時要和子女多溝通,但是自己每次和孩子溝通到最后結果都不好,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仍然很遠。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溝通方式,減輕孩子的叛逆心理。
和子女溝通不了怎么辦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該孩子做出良好示范
其實,家長想和孩子溝通都是想要指出孩子身上的錯誤,有時候費盡口舌也不起作用。這時候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像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先作出正確示范。行動往往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二、營造自然放松的溝通氛圍,避免僵局
家長想要和子女溝通的時候,應該找個雙方心態都放松的時機。雙方的心態越放松,越容易展開交流,并且容易達到一定的深度。所以在平常和子女溝通中,家長一定要注意營造輕松的氛圍。通過語言、眼神、表情、肢體動作自然地向孩子傳遞信號,讓孩子愿意打開自己,深入交流一。
三、求同存異,換位思考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換位思考,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思考問題。不要讓孩子當做滿足自己的工具。
另外和孩子交流過程中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可以暫時擱置,或者尋找第三方力量出場,讓雙方都理智對待問題,避免情緒化。
四、尊重孩子的情緒
有時候子女在溝通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叛逆,有時候回情緒失控。家長首先要承認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愿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抵抗的情緒就會消減很多。
和子女溝通不了的原因
1、不在同一頻道上
父母和子女交流時,兩個人想表達的意思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兩個人雞同鴨講,說了很久也沒有達成一致,有時候雙方還會因為對方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氣,這樣家長想和子女溝通也溝通不了。
2、不懂的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是因為年齡代溝,更多的是因為不懂換位思考,不懂孩子的小心思,不懂孩子內心的一些小想法。家長要記得自己在成為大人之前也是一個小孩子。應該多嘗試從孩子的視角思考問題,才能順利溝通。
3、不夠了解且不理解孩子
很多家長每天都忙于工作和家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了解孩子的生活,無法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內心世界。有時家長會忽略掉孩子的存在,自然就變得無法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