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了溫柔的陪伴,并且幫助他梳理了不良情緒,鼓勵他,他就會有莫大的安全感,敢于融于社會,探究未來。相反,如果父母整天罵小孩,性格脾氣都會很古怪,不能很好的與人溝通,變得也會非常脆弱,有很多不好的后果。
父母整天罵小孩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家長常常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進行責罵。整天罵小孩,會讓他的心理精神上承受很大的壓力,導致他產生被遺棄的感覺。
對于孩子的個性也會形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讓他從小會出現嚴重的畏懼心理和懦弱的心態,并且為了避免家長的懲罰,會漸漸的為了避免受到責罰而出現說謊,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他自暴自棄。
大多經常被家長罵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合群。孩子的認知還沒有成熟,就會認為父母經常兇他,是不是不喜歡他,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否定自己,也不敢跟其他人玩,慢慢地封閉自己。
如何彌補父母整天罵小孩帶來的傷害
1、要用真誠的心去道歉
有些家長所謂的“道歉”并不真誠,他只是想要彌補孩子而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常常是一邊道歉一邊埋怨,比如:“我錯了我不該吼你,但是如果你做事不磨嘰,誰能找到你的茬”。
像這種就是不真誠的道歉,而正確的“道歉”方式,應該是對孩子認真且真誠地說:“我錯了,我不該吼你,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好好克制自己的情緒。”
2、召開家庭批斗大會
家庭會議是家長正式且有儀式感的“道歉”方式,還能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互動,能夠徹底替代那種“打一巴掌,給一顆棗”敷衍的道歉方式。
家庭會議需要家里的每一個成員參與,并且每個人都要有發言的機會。另外時間上不能拖沓,盡量圍繞“中心思想”以15分鐘為限,該批評的批評、該表揚表揚。當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重視后,無論以后遇到什么困難,都會愿意跟父母說。
3、補救和補償
父母整天罵小孩,之后馬上就后悔,然后從物質上對他進行補償,比如:給孩子買玩具或者帶他吃一頓大餐。但是最有效并且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家長從行動上進行的補救,例如:減少對孩子的大吼大叫。
很多家長吼叫的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聽話,但是吼叫對小孩造成的心理傷害,卻遠遠大于他犯的錯誤。所以當家長忍不住要沖孩子發火的時候,記得讓自己冷靜個3到5秒或者暫時地離開,這樣能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在每次發火后都后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