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教育如今成了家長之間討論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了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但是依舊有一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長期打壓孩子的影響,依舊采用比較傳統的教育理念,這樣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長期打壓孩子的影響
1、大人也都是從孩子長大,一開始也是懵懵懂懂,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成長的。如果人生道路的第一腳還未邁出就要接受天降一棒,論誰都要受挫,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天天說孩子的缺點,也會讓孩子潛意識中覺得那個“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就是自己。久而久之,就變得畏手畏腳,什么都不敢于嘗試。
2、家長如果總是強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喜好強加于孩子身上,會讓孩子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破壞家庭關系。
3、打壓式教育會讓孩子形成敏感脆弱的性格。打壓式教育從家庭教養方式來說,屬于權威型、專斷型的教養方式,這種教育會讓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平時被家長批評得多了,會對外部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
4、我們都說孩子是按照大人的模樣刻出來的,尤其是對于一個比較愛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家庭來說,很多時候家長在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會親眼目睹,或者家長把這種暴力用在孩子的身上,自然孩子也會遵循父母的這種行為,動不動就會非常煩躁,而且脾氣也會很暴躁。
家長如何告別打壓式教育
首先,用鼓勵和贊嘆代替打壓有時候對孩子的一次鼓勵,勝過多次的斥責。鼓勵孩子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做事情的動力,孩子受到贊揚思維也會更加活躍,更加愿意積極探索新鮮事物。
其次,允許孩子犯錯不少家長會因為孩子犯錯而責罵孩子,但是孩子會在犯錯的過程中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從而積累到生活中的更多經驗。
然后正確疏導情緒,責罵只會讓親子關系更加疏離,并不是愛的表現。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第一時間就去指責,可以先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幫助孩子一起思考解決的辦法,鼓勵和引導孩子克服困難。父母的鼓勵和正確引導,永遠比打擊和責罵更加有用。
除此之外要學會與孩子平等的溝通,相信孩子,盡可能的培養他健全的心智,孩子在三觀會形成的時候,是可塑性最好的年齡,做家長的利用好這個黃金時間,言傳身教的培養孩子的健全心智,讓他能感到幸福快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