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方式,而孩子由于經驗不足,總是會做出一些讓孩子難以理解的事情,而很多家長也是“暴脾氣”,用責怪、爭吵的方式去應對問題,而這樣的方式更多的只會激化矛盾,那么家長就需要清楚和孩子好好說話的重要性都有哪些。
和孩子好好說話的重要性
良好的親子溝通讓家長事半功倍。親子溝通的最高原則,就是堅持“效果導向”的話語傳遞。家長要思考,自己的表達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就千萬不要再說了。叨叨嘴習慣了,很容易變成只顧自己表達情緒以及單向度的話語傳遞,引起孩子反感。
很多父母習慣采用說教式教育,孩子一犯錯,就會無休止地說教,孩子一反抗,就會變本加厲,甚至動輒打罵。可看孩子的行為表現就知道,說教對孩子并沒有多大的作用。親子教育,溝通是基礎,你好好說話,孩子才會聽你說話。
親密關系之所以親密,并不是因為我們可以對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而在于它的柔軟和保護,能讓我們感知到愛的親密關系才是健康和美好的。
家長怎樣做到和孩子好好說話
1、換一種說話方式。家長們對孩子要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苛責;多一份溫和,少一份訓斥。即便孩子不能馬上做出父母期盼的回應,但至少孩子內心是溫暖的,不會抵觸父母的關心。
2、克制自己的壞情緒。明確自己的初衷,平復自己的壞情緒,不要讓你即將出口的話語僅僅成為自己發泄的渠道,更不要讓你的壞情緒控制你的言行,去傷害你本來最愛的孩子。
3、明確指出錯在哪里。我們是成年人,孩子的認知跟我們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我們明白的道理,他們并不知道。
4、把正確的方法告訴他。再完美的孩子,也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正是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成長的最好契機。孩子做錯事以后,家長應該做到,除了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之外,還要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
5、尊重孩子、傾聽孩子。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非常需要溝通,才有語言的存在。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建立在他對世界的有限認知上,認知的深度和廣度肯定不及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