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家長來說,他們是最熟悉孩子的人,但是隨著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們就會逐漸對孩子感到陌生,甚至會覺得孩子過于不可理喻。這都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們要注意孩子這時期的心理需求,才能好好教育孩子,那么青春期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是什么
1、需要家長的尊重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越來越強烈,并且十分好面子,他們希望父母能夠尊重和理解自己,擺脫管教和束縛,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如果父母當眾批評孩子、在熟人面揭孩子短,都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2、合理的物質需求
物質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題,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還是在服裝、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實質的需求卻在悄然變化。剛剛進入青春期,追求個性化的孩子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從眾。從眾讓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學的圈子里,不顯山顯水。
3、對異性關注的心理需求
簡單來說,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在與異性接觸的時候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和感覺。開始悄悄地觀察異性了,關注外表,背后討論等等,逐漸會產生一種淡淡喜歡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的。他們此時正處在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階段,所以在不斷尋求和接觸一些新鮮和刺激,由此也會想入非非。
試想一下,古人十三四五就結婚生孩子了,再說現在的孩子本來就早熟,所以孩子喜歡上某個人,或者了解相關知識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的。
青春期孩子怎么教育
1、不要強行控制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難以忍受。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記,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
2、對孩子付出更多的關愛
其實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內心之中更需要父母的關懷,當他們有什么事的時候更多的會想到父母,特別是在身體不適或他感覺迷茫無助孤獨的時候。
雖然孩子并不想和父母多溝通,也不想多和父母說話,這都是因為他感到父母嘮嘮叨叨的很心煩,因此作為父母要適可而止,事情不要說了一遍又一遍,這樣就會好很多。
3、調整孩子看待得失的態度
在青春期階段,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以及知識缺乏,孩子的心理難以匹配身體的快速發展,因此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孩子很容易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得失。
家長們不妨學會接納孩子的特性,多與孩子接觸,盡可能客觀的去評估他們的能力。同時,家長也需要賦予孩子支持和信任,讓他們能以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得失。在孩子遭受失敗或取得成功后,家長最好可以及時給予安慰和贊揚,幫助他們調節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