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七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大部分的孩子正就讀于高中階段,不僅要面臨著成長的煩惱,還要克服學習上帶來的壓力,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那么十七歲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哪些呢?
十七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1、情緒變得不穩定
在青春期情感豐富且易變,活潑且有朝氣,做事沖動,不能克制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情緒色彩濃厚且自控力差。需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樂觀的態度,正確面對批評和表揚,及時克服情緒不穩定的弱點。
2、自我評價低
青春期的孩子處于自我同一性的開始階段,所以普遍來說自我評價比較低,常常會感到困惑,從而導致自卑、自尊心下降等負面影響。青春期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我的看法越來越趨于現實,認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上并不是特別的優秀。
當孩子自我評價比較低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這個時期他們都比較脆弱焦慮,易受傷害,對別人的指責或蔑視看到極期重要,產生過分防御反應。
3、各方面走向成熟
青春期孩子的身體、生理、心理上都逐漸進入成熟的高峰期,情緒強烈又豐富,思想上勇于創新,富有創造性思維,同時又有對成人生活的美好訴求及憧憬,渴望著像成年人一樣的生活、與他人交際等。
但同時,在青少年走向成熟的道路上,由于自身認知的局限性以及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大概率會受到客觀現實與想象的巨大差距與挫折,以至于消極頹廢,萎靡不振等,這就要求家長及時進行正確的開導與引領。
怎么教育十七歲孩子
1、調整情緒,多傾聽
父母還要學會穩定自身的情緒,學會傾聽。父母要在平靜的狀態下,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傾聽孩子的心聲,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和孩子溝通,幫助指導子女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對孩子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虛心接受并予以重視。
2、觀察溝通
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家長應該反思一下與孩子溝通是否有問題。很多時候,父母需要跳出自我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并換位思考,做有限度的遷就。當孩子不聽話與父母產生沖突時,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并等待孩子冷靜后,再進行溝通。
3、給孩子陪伴
家長需給孩子一定的陪伴,不能事事都幫他們拿主意,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多和他們溝通和交流,同時做好性教育。在青春期孩子有很強的自立意識和自尊心,家長不能隨意的批評孩子或指責其缺點。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支持他們的決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