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沒有主見的孩子,家長總是會稱孩子是“墻頭草”,但是如果孩子太過于有主見,家長可能也會變的焦慮,可能在家長的眼中就認為孩子自以為是,總是不聽話,那么孩子有主見的表現有哪些呢?
孩子有主見的表現
1、能夠審時度勢
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很執拗,你就要小心了。這孩子可能有主見,但性格未免有失偏頗。所以,這時你就要對他循循善誘,在生活當中給孩子指明成長的方向。要讓孩子懂得生活的真相,或是讓孩子看清人生的一幕幕。這里,會花費你很多心思,但你必須去做。讓孩子真正地能夠領略事實,是不是無論對錯,不聽別人的勸告,是孩子們心目中的“有性格有主見”?一定讓孩子面對現實、面對形勢。
2、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要什么
一些孩子特別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吃飯的時候如果吃飽了,家長怎么說都不會吃,面對選擇時,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思考,決定該要什么不該要什么,這類孩子比較自信。
如果孩子主見不強,任何事都聽大人的意見,那么他們就不是特別自信,害怕自己的選擇不正確,給別人帶來麻煩。家長面對這種情況,要多多引導孩子自己做選擇,不管選擇正確與否,都要鼓勵孩子,表揚孩子,讓孩子樹立自信心,這樣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加順利。
孩子有主見家長管不了怎么辦
家長對太有主見的孩子,在解決問題時應從多方面著手,要仔細分析一下,有時候不妨可以給孩子多一些選擇,偶然還可以適當做出一些讓步,慢慢培養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另外家長應有更多的時間陪陪或關心孩子,這樣都能改善孩子過于有主見的性格。
有避免和孩子發生正面沖突,家長最好在沖突發生時及時撤離。要采用潤物細無聲的辦法,避免對他的行為做出強烈的反應,以致卷入與孩子的抗衡,失去主導的控制,這樣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余地讓孩子反省。同時,孩子在試探自己的勢力范圍的時候突然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戰場空空如也,遠不如合作好玩得多。
學會適當示弱。當孩子過于堅持自己的想法時,家長要學會示弱,給孩子機會去嘗試,即使出現錯誤了又怎樣,孩子不就是在試錯中成長的嗎?在孩子嘗試過之后,再詢問孩子需要什么幫助,相信孩子會更愿意配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