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人曾經(jīng)說過:養(yǎng)成好習慣比改掉壞習慣難的多。家長若是想要督促好孩子,就要去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才能具體提出解決辦法并正確督促孩子,這樣才能對孩子提供好的幫助,那么家長應該怎么督促孩子呢?
家長應該怎么督促孩子
1、交流時,家長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時,孩子們也會模仿爸爸媽媽的一些行為和態(tài)度。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父母,在孩子身邊一定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
當孩子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給予孩子的一定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并且還要給孩子鼓勵和安慰,讓孩子相信自己,在苦難中吸取教訓、勇敢嘗試,才能給予其正確的督促。
2、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
不少父母喜歡給孩子制定高遠的目標,他們認為即使孩子不能完成目標,起碼也不會離目標太遠,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當目標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他就沒有信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我是不是很笨啊?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起來。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制定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孩子的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來制定。當孩子有了這個小目標,不用家長進行督促,他自己會加緊練習,尤其是臨近考試的時候,格外的認真。當然,家長也不能給孩子制定過低的目標,否則就不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
3、家長與孩子同樂
什么叫家長與孩子同樂呢?就是無論孩子是高興還是難過,我們都應該陪在孩子身邊。他們的年齡很小,需要家長的陪伴,而家長只有做到與孩子同樂,才能被孩子認可為“朋友”,才能真正與你交心。
一旦與孩子做到了交心,那么你所說的很多話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即使是學習相關(guān)的東西,他們也能聽的入耳!
4、讓孩子學會自律
作為家長就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yè),幾點閱讀,幾點睡覺。在規(guī)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fā)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完全就不需要家長再督促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