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記恨父母通常會發生在兩個孩子的家庭當中,當孩子覺得父母偏向另一個孩子時,心理就會出現不平衡的心理,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對的發覺并引導,就有可能出現孩子記恨父母的情況,那么記恨父母的孩子的心理還有哪些呢?
記恨父母的孩子的心理
1、用話語打擊孩子自尊心
比家庭暴力更厲害的,就是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雖然不如打在身上那么疼,但是給孩子心靈上面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之前打擊教育很受父母歡迎,本來傳統家庭就比較含蓄,很少對孩子夸獎或者表達愛,這個教育方式出來后讓很多父母松了一口氣。
夸孩子很難,諷刺挖苦孩子卻脫口而出,父母本意是想讓孩子一直進步,不要放松。可是在孩子那里就是父母永遠對自己不滿意,自尊心從來不被父母看重。如果傷害孩子太深,就會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成為親子關系中無法修復的傷痕。
2、過于對比
一般家里有多個孩子的,父母總是會習慣性比較哪個孩子更優秀,更聽話,對待孩子們也表現得不是很公平。
但其實,不管孩子是否優秀,有沒有成就,都是父母的骨肉,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哪里有不疼的道理呢?如果父母對待孩子偏心,那真是糊涂至極。童年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怨恨父母。
3、重男輕女
現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于很多家庭里,有的父母雖然重男輕女但是不會苛待女兒,但是有的父母的重男輕女思想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同樣是孩子,所有好的都要先緊著兒子,女兒一丁點都享受不到。有的時候甚至還要坑女兒來補貼兒子,直言家里所有的都是兒子的,女兒除了給家里付出享受不到來自于父母的一丁點溫情。這樣的父母即使給了孩子生命,也讓孩子痛苦一生。
孩子記恨父母怎么辦
1、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父母也有必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為了養育他所遭受的辛苦和壓力,讓孩子知道父母養育他并不是很輕松的。國家如今為什么有“母親節、父親節”,這都是想讓子女能夠對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有感恩的心。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體會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
2、父母給孩子做好“感恩”的榜樣
孩子是父母行為的一面鏡子,所以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學會感恩。除了對老人,也會對社會、其他人等感恩。在家長的一言一行中,孩子也會逐漸明白感恩的意義。
3、父母要“在意”孩子的感恩
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恩和感謝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地回應孩子,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并且也是受到認可和鼓勵,從而更加自發性的去堅持這一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