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是不是很疑惑:為什么給孩子說了好多遍,孩子就是不聽?這不僅是因為孩子的注意還沒完善,還有就是家長說的太多,孩子有厭煩的感覺,就是不想搭理自己的爸爸媽媽了,也就是說過猶而不及了,那么當孩子反復說就是不聽怎么辦呢?
孩子反復說就是不聽怎么辦
1、說孩子能聽懂的話
許多家長對孩子說話總是不加思考,看到什么不如意就對孩子發號施令,說話的時候也是隨心所欲張口就來。當家長一遍遍地說,看到孩子當耳旁風的時候只知道動怒發火,從來就不知道反思自己說的話孩子能否理解,往往就會出現對牛彈琴的局面。
所以,家長帶孩子不僅要有耐心,更需要有專業的育兒知識。家長只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充分了解,才能對因材施教。家長對孩子說話時,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說話語氣、內容都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只有家長說的話孩子能聽懂,孩子才能付諸行動。
2、下達指令簡單明了
很多父母埋怨孩子執行事情不到位、反復說孩子就是不聽,卻不知道自己下達的指令有多糟糕。指令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東拉西扯,抓不住重點,孩子聽得一臉懵,難怪會喪失耐心了。
所以,父母下達的指令應簡單而具體,比如這件事要怎么做,在多長時間內完成,達成什么樣的目標。給孩子一個明晰的方向,遠比單純的嘮叨要好的多。
3、和孩子定好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的孩子之所以就是不聽話,其實也是在試探家長的底線,所以與孩子定好相應的規矩,能讓孩子更好地去遵守。就比如有的孩子去超市的時候,為了能讓家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會選擇撒潑打滾,逼迫家長必須得買。
所以家長可以提前與孩子定好規則,就是出去的時候不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要挾,如果可以做到,那么就能獲得一個小獎勵。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在進行獎懲的時候,一定不能讓孩子摸索到規則。
4、學會給孩子提要求
要求定下不是就放任不管了,我們在定下后,就要跟孩子說明這一切。首先我們可以讓孩子眼睛看著自己,眼神交匯容易讓孩子產生信任感。然后耐心、認真的跟孩子說這些要求,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做,目的是什么。
最后,我們還要確認下孩子是否理解了,有沒有什么歧義,可以試著讓孩子復述一下,這樣也能讓家長知道孩子是聽明白了的,就不會再有家長反復說孩子就是不聽的情況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