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我們就要早早培養孩子受挫折的能力,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輸不起的孩子太多了。這樣的孩子主要會因為輸了而導致心情不好,或者開始哭鬧,有的還會因此生氣大發脾氣,讓很多家長都感到很無奈,那么輸不起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輸不起的孩子怎么教育
1、接納孩子挫折感受
父母如果單是勸慰孩子“輸了無所謂”,孩子會覺得不被理解,其挫折情緒并沒有被接受。其實父母要想減緩孩子對輸贏結果產生的心理不適,不妨這樣說:“我知道寶寶很想贏,今天輸了很難過。但是下次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玩,再努努力就可以了。”
2、注意保護孩子自尊
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輸不起是緣于過于害怕自尊受到傷害,當不斷落敗時,家長與同伴的嘲笑或是沉默都易使他們失去自信心,不愿再參加類似的活動。
而維護孩子的自尊要求家長能細心地觀察孩子的進步,在日常活動中肯定他們的閃光點,維護他們在集體中的積極影響,盡量消除他們對輸的結果的懼怕與擔憂。
3、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的結果
這時候就可采用各種方式讓孩子理解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輸的體驗;其次,引導孩子對輸的結果進行正確歸因,孩子輸了的時候,不要出現“是因為你笨!”之類的評價,避免孩子將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差等內部因素,從而避免產生輸不起的心理。
4、給他分析輸贏的原因
當孩子玩游戲輸了哭鼻子回來的時候,家長不要劈頭蓋臉就訓斥孩子,嫌棄孩子輸不起。而是要蹲下來,抱著他,問他為什么哭,然后問他為什么會在玩游戲中輸了呢?如果改變了錯誤的做法能不能夠贏呢?
同時還應該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他還是個小孩,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大的哥哥姐姐比,輸是很正常的。我們要讓孩子正確的看待自身能力,不要讓他高估了自己。
5、適當給予孩子鍛煉
家長可以讓孩子動起來,平時就可以和孩子打打球、下下棋、玩一些益智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要提前和孩子說要一定要遵守游戲規則,游戲就有輸贏,從而鍛煉孩子對待輸贏的平常心。
6、給孩子分享經驗
家長可以分享自己失敗的經歷,家長經歷豐富,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一些失敗的經歷,當時自己是如何處理的,用成人的眼光來看現在又應該如何處理,讓孩子明白,失敗和挫折并不可怕,這些都是可以戰勝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