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頑皮好動就是一年級孩子的天性,這時的他們剛從幼兒園到小學,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我們作為家長就要注意做好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能夠逐漸去形成其意識,孩子就能很好的去聽家長或老師的“指令”了,那么當一年級孩子不聽指令怎么辦呢?
一年級孩子不聽指令怎么辦
1、規則具體化,逐漸引導
一年級的孩子頑皮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們,他們完全不能按照小學低年段的要求來上課,下課完成老師規定的內容,這時就需要老師不厭其煩的把一些要求具體細化,比如課前要求學生做好。
那么我們用動作,用一些口令的形式調動孩子的興趣,快速的達到課前準備好的狀態,可以用一些肢體語言讓學生看到老師的動作,馬上配合老師來完成他應該完成的動作,不要急于求成,慢慢的引導孩子能夠約束自己,遵守教學課堂課間紀律。
2、有效范圍內發出指令
我們判斷孩子能不能聽指令,其實主要是看他們輸出的動作是不是到位。一個孩子聽到了,并且根據聽到的信息迅速行動,而且做對了指令的事情,就是“執行動能”良好。
如果一個孩子不聽指令行動,通常不僅僅是他們沒聽到、沒聽全、聽的模模糊糊、聽的漏下了重要信息,還有可能是他聽到了,但“不能執行”,不能把聽到的指令以輸出動作的方式完成。
3、訓練孩子的辨別能力
聽覺辨別能力是指接受和辨別各種聲音的能力,孩子聽覺分辨能力低會造成對相差不大的聲音產生混淆,進而影響聽指令的效果。這時家長就可以經常讓不聽指令的孩子去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以此就能來增強他們的聽覺分辨能力。
4、指令清晰明了,讓孩子能記住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難度不同的語句,讓孩子認真地聽并讓孩子模仿表述出來,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
我們要確保我們下達的指令,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先記住,并不是說讓他立刻執行。孩子能夠記住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我們下達的指令符合他的能力,他既可以聽懂,也可以做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