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到了10歲左右的年紀,但還總是纏著爸爸媽媽一起睡,心智年紀也要比實際的年齡偏小,其實這都是孩子幼稚的表現,那么對于孩子很幼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孩子很幼稚是什么原因
1、相關教育起步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事,等大一大再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種做法更是錯誤的。心智是培養、磨練出來的,而不是靠時間等出來的。孩子記事了,家長就要開啟孩子的心智培養、磨練歷程。而有的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每天教孩子識字、背英語單詞,把孩子壓得喘不上氣來。而我們的學校,這方面的教育和訓練也比較欠缺。
2、思維方式不合理
有時候,即便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開闊的眼界,人的思維仍然會經常流于表面,這就與思維的方式大有關系了。
知識的積累,以及眼界是否開闊,對于一個人的思維深度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它們作為前提,思維就只能流于表面。然而光有它們,倘若思維方式不對的話,也是同樣無法實現深度思維的。
孩子很幼稚怎么引導
1、改變孩子的想法
幼稚的人所做的幼稚行為一定有原因的,那么其中一個就是孩子幼稚的想法,如果想讓孩子變成熟,那么就得把孩子幼稚的想法改變了,這樣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也能讓孩子不會做出一些幼稚的事情。
2、讓孩子自信起來
一般說來,孩子心智不成熟,主要是自信心不足,做事缺方法、沒把握。這樣的孩子,往往主動性、自發性較差,家長和老師為此要多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做不好,就對他們說,沒關系的,我們從頭再來;做好了,就鼓勵和表揚。
然后再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他們鍛煉的機會多了,成功的幾率也就大了,受到的表揚也會多起來,自信心自然就強了。要讓孩子懂得,任何困難的事情,都是由那些自信心十足的人完成的。
3、給孩子“見世面”的機會
我們常說一個人“見過世面”“沒見過世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給他機會“見世面”,見過世面的孩子更能擁有健康的成熟。給孩子創造條件認識真實的世界,商業世界、多元文化。允許孩子和同齡人交往,也允許孩子和成年人交往,同時教會孩子在社會交往中的規則和自我保護手段。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完成社會化的過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