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們非常重視自己的孩子,想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讓孩子快快樂樂的不受一點挫折。遇到一些問題家長們也會全權負責,簡直將孩子寵到了極點,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其實這些就屬于溺愛孩子了,那么過度溺愛孩子的表現有哪些呢?
過度溺愛孩子的表現
1、給孩子特殊的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只要孩子想要的就二話不說就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樣的孩子會變得理所當然,不會懂得跟人分享,更不珍惜所擁有的物品。
2、對孩子過度的保護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跌倒,從跌倒中爬起來的孩子會變來越來越堅強,而有些家長往往孩子跌倒了就大驚小怪,而限制孩子某些行為,造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這樣的保護會令孩子變得懦弱。
3、允許孩子自由散漫
好習慣都是在小時候慢慢養成的,家長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會好了,如果小時候沒有一個好習慣,那長大了之后很難改變。有的孩子從小自由散漫,做事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沒有計劃,家長要改正孩子這樣的一種性格。因為從小做事沒有計劃性的孩子,長大會一般也是缺乏上進心和積極性。
4、過于袒護孩子
我們都知道隔輩疼,一般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更加無原則的寵愛孩子。甚至爸爸媽媽一教育孩子,一批評孩子,爺爺奶奶先站出來袒護上了,長此以往,孩子做錯了事情會拿爺爺奶奶當擋箭牌,而家庭成員之間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產生分歧。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分不清是非,性格也會扭曲。所以做長輩的要注意,疼愛孫子孫女可以,但是一定不要無原則的袒護孩子。
5、不能正視孩子的錯誤
孩子長大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誤,這并沒有什么,他們的大腦思維很多時候意識不到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正確的。這時父母就要及時的指導孩子,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如果家長包庇孩子的錯誤,這樣看似是件很小的事情,其實卻會給孩子造成一個錯誤的認知,分辨錯誤的能力會很差,長大了再想糾正就已經能來不及了。
家長們關心孩子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度溺愛孩子,這樣反而是害了孩子。在孩子的一些事情上面,家長們應該嚴格處理,否則會讓孩子養成很多不良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