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的頭疼,孩子管得過于嚴厲的話,會導致孩子變的叛逆,但是如果采用放養式教育,又會讓孩子變的目中無人,整天不著家。其實家長要想管好未成年的孩子,應首先了解未成年孩子的特點,再根據特點進行教育。
未成年孩子的特點
1、看到父母就生氣
很多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在小時候多么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兒童期間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是多么讓自己欣慰的“小棉襖”“皮夾克”,可是進入了青春期,兩句話不說孩子就煩。
2、尋求新事物
青春期孩子的大腦回路中尋求回報的驅動力會增加,由此,他們積極嘗試新事物,主動地參與到生活中去。這個改變帶來的好處是青少年對改變具有開放的態度,對生活充滿激情,對新奇事物的探索,會讓他們非常想要創造新的做事方法,具有冒險精神。
壞處是尋求刺激和冒險,會使青少年低估危險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傷害,他們會沖動的,把一個想法付諸行動,而不是先停下來考慮后果。
3、進取性
心理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影響,他們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他們對發展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向往。這種面對未來的前瞻性使高中生特別富于理想,迫切地追求自我實現,敢于創新,積極向上。
怎么教育未成年孩子
1、不要強行控制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
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難以忍受。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記,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
2、尊重信任
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干。
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孩子小時候對事物的認知性不強,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與幫助。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忽略了孩子成長,依然對孩子指手畫腳,當然會讓孩子厭煩。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未成年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