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們因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所生出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就比如有的孩子反應激烈,就有可能有過激的行為;而有的孩子是平淡的,就能坦然從容去面對。然后就要看家長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對待,才能給予解決,那么孩子行為過激怎么辦呢?
孩子行為過激怎么辦
1、支持孩子表達想法
很多孩子出現過激行為,如果被爸媽責備,會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爸媽要多關心孩子,事后和孩子說說話,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一旦這種愉快的溝通模式建立,孩子情緒不良時就會主動告訴爸媽。
2、幫助孩子建立行為規則
孩子正在追求獨立,但還沒有強大到成為制定規則的人,所以會嚴格遵守觀察到的規則,以免陷入焦慮和恐慌。這包括做一件事的固定時間、地點,物品的擺放,哪些東西能碰、哪些不能碰等等。只有清楚這些規則和界限,他在主動探索外界事物時才不會迷失、更有安全感。
在執行規則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做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比如,“你是要自己走,還是要坐在購物車里?”要好過“不要亂跑!”這會讓孩子覺得決定權在他而不在你,避免了沖突。
3、父母適當做下自我檢討
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通常具有突發性,沒有任何征兆,有可能是孩子心理長期被壓抑的結果。作為父母,當孩子突然做出過激行為的時候,應適當檢討一下自己的過失,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你并沒有因為他的行為而生氣,你還是很關心他的,這樣孩子會有安全感。
4、加強耐挫折教育
現在的孩子受到家人的過分溺愛,很少受到任何的委屈,他們的情感非常的脆弱,若不具備良好的耐挫折的心理品質,那在日常生活中就極易發生行為過激的情況。
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正視挫折,讓孩子明白只要正確面對挫折,堅忍不拔,知難而進,才是戰勝挫折的積極態度。
5、拉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家長應該多花些時間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給孩子一些抒發自己心情的機會,聽他們談談理想,然后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鼓勵與支持,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孩子心中的焦慮,對化解孩子的偏執情緒、消除過激行為也是很有好處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