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剛上一年級,環境也就從寬松逐漸轉變為較嚴肅的氛圍,孩子也就會發現老師比之前更嚴肅,也就會讓孩子產生害怕的情緒,這種懼怕是負面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的不利的,那么當一年級孩子害怕老師怎么引導呢?
一年級孩子害怕老師怎么引導
1、讓孩子說出來
當家長發現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時,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種寬松的、自由的發表意見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毫不隱瞞地講清楚害怕老師的原因,以及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自己接受其批評時的心情。
家長一方面要認真聽取孩子對事情的全部經過的陳述,以及孩子對老師批評和處理意見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冷靜分析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適宜的方法予以解決。
2、給孩子合理的解釋
這時就要調整孩子的認知,也是我們要引導孩子的部分。關于老師為什么嚴格,我們可以向孩子說明:你聽說過“嚴師出高徒”這句話嗎?只有老師對你嚴格要求,才能激發你最大的潛力,讓你努力做到,成為更好的自己!
老師也曾說過,天天嘻嘻哈哈的不怎么管學生,是會更輕松。我之所以選擇不輕松的方式,對孩子們嚴厲,雖然我更累,但只要對他們的成長發展有好處,我付出再多努力也值得!
3、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即讓一年級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設身處地體會老師的難處,并在這個過程中改善師生間的關系,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害怕情緒。
父母應避免一種錯誤作法:一旦孩子對老師有意見,就不加思索地指責老師。父母這種不經調查研究、草率表態,一味地批評老師的做法,將助長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并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極壞的負面影響。
4、尊重老師,家長適當與其進行交談
如果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并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就必須盡可能避免一年級孩子由于對老師的害怕情緒而產生的不愉快學習體驗。
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懂得,對老師的尊重并不等于認為老師做得都對,對老師有意見或有害怕的情緒就應該向老師提出來,但必須講究一些策略,家長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師談心,說明實情。
5、鼓勵孩子,用語言進行表達
家長可以讓孩子養成用語言表達需求的習慣,但是也不要簡單粗暴的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達不滿。這時家長就要主動駕起與老師的橋梁,及時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以此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人際交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