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發火這一行為,但是在結束后父母也是非常痛心的。初為父母時,我們都是喜悅的,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就會有委屈、心酸,也有很多的不容易,而把孩子教育好又是我們家長該做的,那么對孩子發火后如何挽救呢?
對孩子發火后如何挽救
1、接受并給予引導
首先,接受這個事實:我很生氣!我有權生氣,我接受我生氣的現實。我們不必內疚或者羞愧。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此時此刻的情緒反應是什么。其次,客觀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你對孩子的擔心。
比如說:我生氣是因為我擔心你;而不是說:你這個孩子怎么總是這么讓人頭疼!不要翻舊賬、給孩子貼標簽,或是口無遮攔的指責。然后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的期待是什么,孩子如何做會更好。
2、用肢體語言表達歉意
當你的壞脾氣已經傷害了孩子,讓他覺得沮喪、難過甚至傷心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去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膀,擁抱他一會,不需要說什么,孩子的感知力是非常敏感的,他會通過你的動作了解你內心的情緒,媽媽的擁抱讓他知道自己仍然是被愛著的。
3、與孩子分析正確的處理方法
在父母及時做到挽救之后,就可以跟孩子分析自己為什么發火的原因,然后一起探討正確的情緒展示方法。看看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解決,比如用悄悄話的方式,或用幽默的有創意的方式來代替發火。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有好的,也有壞的,要學會控制它,用正確的情緒來表達自己。
4、做好溝通,及時解決
父母和孩子發生沖突,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誰對誰錯,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并將問題指出來,這樣雙方都會受到心靈撞擊,對以后的溝通和交流埋下好的伏筆。
而且這種沖突隨著年齡段會逐漸減少,但是孩子年齡越大,與父母的沖突反而越激烈,無論是怎樣的矛盾,最好不要過夜,時間久了就會產生隔閡,對親子關系是非常不好的。
5、行動來化解孩子的委屈
父母發火,孩子生氣,很容易出現“冷戰”的場面,這時候,想要單純地用語言來和好是很難的,因為孩子可能會故意不理父母,甚到不和父母說話。這時就需要用行動來表達父母的心。
這時就要盡量像平時那樣,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日常的詢問和囑咐也要有,比如:“可以吃飯啦”、“你想洗澡了嗎?”讓孩子知道,父母已經不生氣了,在努力的與他溝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