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這樣行為舉止出現的時候,家長需要無比的重視。孩子出現總是打人的情況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給別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重點給孩子以引導,那么孩子總是打人該怎么樣正確處理呢?
孩子總是打人該怎么樣正確處理
1、要有耐心,著重教育
孩子總是打人的情況發生后,家長也不要過于擔憂而去責怪孩子,應該認識到孩子打人大多是屬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上的階段性問題,還不屬于攻擊性行為。所以我們要耐心對待,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進行認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為習慣轉化。
2、教會孩子適當處理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打人是因為緊張、焦慮或者生氣、憤怒。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教會孩子恰當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能通過傷害別人或自己的方式。比如鼓勵孩子遇到事情找父母傾訴,多與孩子進行一些能夠增強親子關系的活動,例如一起做游戲、看電影、出去玩等等。減少孩子的壞情緒,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3、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有的孩子之所以出現打人的情況,是不懂得怎樣去表達。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而不是通過簡單的打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4、教會孩子語言表達
作為父母也有義務去教會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智慧。父母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或許還有一絲震驚,但實際上孩子作為一個小淘氣鬼他們接觸到的社會并不多必然也只會對周邊產生一定的印象。
所以,我們在孩子慢慢步上正規之后,就應該告訴他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一切行為有多么的荒唐。特別是孩子有人有一習慣,一定要給他們進行糾正。
5、減少接觸攻擊性行為
想要糾正孩子的考試擊行為,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盡量避免孩子接觸一些有攻擊傾向的玩具。同時,對于孩子所看的電視劇、繪本等,父母也要進行甄選,避免讓孩子接觸一些有打斗、攻擊情節的故事,以免孩子去模仿。
6、引導孩子對攻擊性的理解和思考
我們成人都會經常忘記反思自己,更何況小孩子,他們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家長可以通過游戲、講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讓4歲的孩子明白打人、打人罵人等行為是不對的,小朋友、老師和家長都不喜歡,讓孩子認識到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不受人歡迎,讓其發自內心減少攻擊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