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是很依賴自己的父母的,若是長時間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孩子就會有焦慮、哭泣的表現,也能說明孩子時缺乏安全感的,那么對于孩子分離焦慮一直哭怎么辦呢?
孩子分離焦慮一直哭怎么辦
1、讓孩子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和孩子分離前,最好空出時間來給孩子提前適應,這時父母就可以先配合孩子熟悉環境,讓孩子放輕松后再離開。如果能預先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更好,養成這樣的習慣也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歷程中更為順利。
2、給孩子帶上喜歡的物品
在分離的時候帶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是熟悉的物品,例如小被子、小玩偶之類。這樣當孩子處在陌生的環境中,一個熟悉的物品能為他帶來安定和信任感,這樣就會大大的減輕孩子的恐懼。
3、給孩子個陌生的情境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后,能夠從媽媽那里獲得安全感,自然而然就會對媽媽產生依戀。而且媽媽又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所以在孩子對于媽媽的離開,他們就會表現得如此抗拒。而陌生環境法就是一種可以讓孩子慢慢的適應媽媽不在身邊的生活,讓他們逐漸對媽媽沒有那么依戀的方法。
就是指讓媽媽與孩子,不定時的體驗離開與重聚的情境。比如在媽媽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讓媽媽的朋友也來到這個空間里,跟孩子一起玩游戲,順便跟媽媽聊聊天。
這樣等到孩子漸漸與媽媽的朋友不再排斥的時候,媽媽就找一個理由離開房間。這時候有的孩子可能不會那么排斥,他們還會一直玩游戲。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若是孩子一直哭,那不如和孩子玩游戲,一方面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另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和你在一起的樂趣。當孩子高興了,就會忘掉煩惱,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所以,對于新的照顧者來說,不防帶孩子去游樂場玩上整整一天。
5、鼓勵并贊美孩子的獨立
當孩子和照顧者相處后,即將回到爸爸媽媽懷抱時,記得贊美他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并且表達出自己希望以后能再次一起玩耍的愿望。這時候,也請父母記得贊美孩子。
其實這種焦慮父母只能幫忙克服,但也只是能起到輔助作用,真正其主要作用的還得是孩子自己。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用合適的方法來克服分離焦慮,才能讓孩子早日擺脫分離焦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