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管是哪個年級的孩子,凡是出現不想讀書的情況,及時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其實孩子厭學的情緒還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初中生,孩子在叛逆期更容易出現不想讀書的問題。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找到初中生不想讀書的原因,根據原因找解決方法。
初中生不想讀書的原因
1、不良家庭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生活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信仰,觀念,生活習慣等無時無刻不在受著父母的潛移默化。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關心不夠,有的對孩子要求過高,提出許多無法達到的要求,有的父母離異使孩子失去溫馨的成長環境。
這些不良的家庭環境常常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家庭氣氛,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其產生程度不同的厭學情緒。
2、青春期作祟
進入初中的孩子臨近青春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很可能成為孩子厭學的內在因素。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后對自由空間的需求就會增大,然而家長和學校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只是按照原有的應試教育,耳提面命式的方法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會與孩子內心的渴望產生矛盾,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厭惡學習。
3、社會因素的影響
很多初中生不想讀書的原因都和社會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他們覺得在社會上混的人很帥,尤其是現在很多主播,都表示上學沒用,但是,對孩子的影響確實非常大的,所以,家長要重視這種影響。
初中生不想讀書怎么辦
1、家長要注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
知難而退,是人的天性。學習就是要抵抗人的天性,這需要較強的意志力。所有關于人類智力的科學研究表明,普通人所接受的學歷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智力,而是意志力。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孩子遇到困難,引導孩子嘗試各種解決方案,而不要輕易被孩子的哭鬧或者反抗而輕易放棄。要讓孩子明白,只有知難而進,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2、家長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
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
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