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和家長長期不溝通,不僅僅會破壞與孩子的親子關系,還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有的孩子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時,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就會一直壓抑在內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那么高三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原因有哪些呢?
高三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原因
1、與孩子溝通中缺乏平等
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很多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當孩子和你表達一些想法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還小孩,你懂什么?這樣的話不僅會挫傷孩子表達交流的意愿。更會孩子感到與你沒有共同的話題,這就會導致孩子不愿意與你多說。
想要與孩子構建良好的關系,我們更應該放平姿態去了解孩子,并適當地引導。而不是總以一種過來人方式進行強硬式的溝通。
2、父母的雙標行為
家長總抱怨高三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不拿自己的管教當回事。那就要看看平時父母是否有雙標行為。
例如家長可以抱著手機玩,卻告訴孩子快點寫作業,看書去。當孩子反問,為什么你可以看手機,家長給出的理由:“我是大人,你是孩子”。這種解釋在孩子心中是蒼白無力的,這就會產生一種“憑什么”的心理,覺得父母說的話沒有權威,才會產生溝通無效的結果。
3、家長愛比較學生壓力大
家長的嘮叨和拿孩子與他人相比較的做法,激發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長陷入兩難境地:看著孩子的狀態不好,不說吧,他不用心;說吧,他嫌你嘮叨。家庭矛盾由此產生,甚至雙方長期冷戰。高中生煩的是家 長嘮叨,缺的是與家長的正常溝通。
而很多家長認為,跟孩子溝通就是督促他學習。有些父母很有本事,不管談論什么,話題最后都會繞到學習上,無論干什么都能 與學習聯系上,好像不談學習,孩子就會退步一樣。這種交流無疑讓孩子難以接受。
4、不理解和尊重孩子
父母們仔細考慮過我們想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們真的想要他們嗎?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嗎?你知道他想要什么嗎?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我們可能認為這是為了我們的孩子好,但我們從來沒有問過孩子好不好。很多時候,我們在做決定。的孩子,即使有最輕微的選擇權。不能給孩子,這是尊重嗎?其實,互相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主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
5、青春期反應
高三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可能是因為青春期。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自主性加強了,“自我中心”的表現更加突出。他們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處理辦法,喜歡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交流思想。有了困難,寧愿向朋友啟齒,而不愿求助于父母。這是生理發育和心理成長的正常反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