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能看到有孩子對父母頂嘴、打罵父母的行為,但是這樣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還是需要父母能夠深思,對孩子再進行正確的引導,那么罵父母的孩子是什么心理呢?
罵父母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罵父母的孩子是“逆反心理”在作祟。所謂的“逆反心理”,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對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估計在孩子心里只會覺得:我不就說了一句粗話,你還打我罵我,我更生氣了,以后我還要說。
孩子罵父母的表面原因同樣也千奇百怪,但其背后的本質(zhì)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他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就通過罵父母的方式來提醒父母注意。比如有的孩子對去上學很痛苦,或者作業(yè)讓他很痛苦,或者同學關(guān)系讓他很痛苦,但是他不會把這些說出來,他會回來之后在其他方面跟父母發(fā)火或罵父母。
罵父母的孩子怎么管教
1、查看自身的原因
家長應該明確自己的原因,是否自身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十分嚴格,要求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但自己卻沒有起到模范作用,喜歡說粗口和懶惰,這樣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漸漸會學習父母的壞榜樣。
2、分階段引導
對待2~6歲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罵人行為,家長們沒有必要對孩子發(fā)怒或者急于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應該對孩子的這些語言不做任何反應。
但是如果孩子長大并且已經(jīng)明白罵人的目的之后還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話,媽媽就應該用非常嚴肅的語氣指出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并且讓他改正,不再再犯同樣的錯誤。
3、制定懲罰規(guī)則
孩子難免會犯錯,不管這些錯誤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重要的是怎么處理解決。所以,父母最好事先跟孩子一起制定好相應的懲罰規(guī)則。
制定規(guī)則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而是為了警醒他不要犯錯,要讓他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培養(yǎng)他的自控能力,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也有助于父母樹立自己的尊嚴威信,不會讓孩子在長輩面前肆無忌憚。
4、正確引導
如果在孩子罵人時父母及時制止,同時在言語上勒令,并讓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那么孩子就會對這種行為有更深刻的認知,以后想要打人之前就會進行衡量,在心里樹立一個規(guī)矩,然后去認真遵守,這樣就會很少罵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