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做作業和聽課都是三心二意的狀態,這說明孩子沒有專注力,也難以集中注意力。那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畢竟這對于在孩子的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不然隨著知識越來越難,如果孩子總是不認真聽講,不積極完成作業,成績肯定會下滑的非常嚴重。
孩子沒有專注力怎么培養
1、練習坐姿
每次10分鐘,讓孩子什么都不做,就是靜坐,每周加5分鐘,直到孩子可以靜坐40分鐘不說話,就成功了。因為現在的孩子習慣于讓大腦時刻接收信息,空空如也時會感到焦慮不安,這是典型的浮躁表現。對付浮躁,就是學習冥想。
它可以讓一個人的身體處于靜止狀態。身邊沒有了手機和玩具,沒有人可以聊天。孩子會發現,他們只能動腦,只能去思考和想象,這樣無意間也鍛煉了孩子的專注力。
2、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
合理的規劃時間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預期的目標,讓孩子有一種做時間主人的感覺,而不是跟著時間走顯得急匆匆,同時也不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情。
有的孩子放學回家會有很多的作業要做,此時就需要孩子分配好自己的時間,比如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所有的作業。那么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作業上的時間是多少,讓他們自己心中有一個大的概念,然后制定一個鬧鐘,讓他有一定的緊迫感,從而也有助于提升專注力。
3、少干擾孩子
經常看見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注,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要指導孩子,你要這么做,你要那么做。雖然他口口聲聲要孩子注意這個注意那個,但當孩子在集中專注力的時候,做家長的反在旁邊各種干預,就會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4、不要讓環境因素分散孩子的專注
孩子的注意力實在太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了。相信很多家長都遇見過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在寫作業而自己在客廳看劇的時候,孩子寫作業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并且眼神會不自覺地往電視那邊跑。
所以家長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整潔安靜的環境讓他學習,這樣一來,他就沒有其他的借口去不學習,也很容易集中自己的專注力,并能很好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5、多鼓勵孩子
當孩子做事的時候,避免在一旁嘮叨個不停和訓斥他這做的不對那做的不對,要多鼓勵,讓他自己做喜歡的事情,更讓他有成就感。不要總拿他和同年齡段的小孩比較,比多了就把孩子的信心比下去了。
做任何事情,專注都是成功的基礎,而孩子的專注習慣大部分都是從小養成的。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長的教育要及時跟上,專注力有很強的時效性,過期再補作用就收效甚微了。
造成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家長的錯誤示范。父母總說孩子專注力差、一心兩用,家長有沒有檢討過自己也是如此?比如一邊陪伴孩子,一邊玩手機,這些都會給孩子不好的示范。特別是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同時做兩件事,比如邊玩玩具邊吃飯,同樣會影響孩子專注力。
原因2:孩子玩耍環境噪雜。孩子的專注力是后天不斷培養出來的,如果孩子在安靜學習或玩耍時總處于噪雜的環境中,家人一邊在旁邊看電視一邊大聲的聊天,很容易就會讓孩子分心,注意力被分散掉。在一個家庭中,孩子需要有一個“獨立空間”,他可以在這里專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不用擔心被打擾。
原因3:活動過于密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一些心急的家長會讓孩子全方位發展,課余的時間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導致孩子接觸太多東西,無法對某項興趣愛好專注。而專注需要一定時間探究,所以多而不精反而起到反效果。
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或者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應該挑孩子最感興趣的一項學習培養,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興趣愛好專一發展,也培養了孩子做事的專注力。
孩子專注力不好有什么特點
孩子做事情分心。孩子分心是因為做事情沒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例如孩子在上課時就會幻想下課后回家玩游戲、吃飯等事情,做事情不夠專心。心里有所期待和心理受到刺激孩子上課、做事情都會不能集中,常常會陷入自己的小世界里,聽不見別人的講話。
情緒變化快。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沖動任性,情緒變化非常快。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經系統處于興奮狀態,又加上孩子常常會走神陷入自己的小世界里,會出現脾氣暴躁,焦慮,情緒變化快等現象。
自控力差,做事情沒有條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做事情往往自我約束力較差,做事情雜亂無章。同時什么事情都去做,哪一件也沒有從頭到尾,常常表現為做事不專一的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