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之間的友誼很純潔,也很直接,所以有時候她們會 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發生矛盾。這對于心思細膩的孩子來說其實是一件相對比較痛苦的事。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對這部分孩子進行考到,幫助孩子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那么孩子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應該怎樣開導呢?
孩子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應該怎樣開導
1、我們需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先讓孩子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明白,這是孩子單方面的敘述,難免會摻雜自己的主觀態度,因此聽的時候要留心,不要把孩子的敘述完全當成事情的全部。
對于孩子來說友誼是她們為數不多的“人生”中很大的一部分了,孩子對于同伴的關心和態度對她們的影響很大。由于她們的心智并不成熟,對待人際交往往往沒有界限,所以很容易出現問題,家長想要客觀地引導孩子,就先要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孩子對友情是很看重的,往往會把結果想象得很嚴重,家長不要覺得她們的想法幼稚可笑,反而要對覺得她們這種重視友誼的階段很珍貴,畢竟等到年紀漸長,受到了社會的磨練之后,人往往就不會像小時候一樣看重友情了。
正是因為此刻孩子的世界很小,她們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拿出百分百的真心去對待。如果孩子愿意和家長傾訴,那就說明她們對父母是十分信任的,所以一定不能辜負她們的信任,幫助孩子學會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2、積極引導,靜觀其變。
有時孩子和同學鬧矛盾,并不是所謂的真正矛盾,有時一句話,一個不贊同眼神,一個意見不同一,孩子們都會認為是矛盾。此時家長要問明緣由,告訴孩子要有寬容之心,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不和同學交往。
當孩子的不滿得以和我們發泄之后,她也許就已經忘了之前的不快,不久又和同學玩到了一起。
3、讓孩子自己決定。
和同學鬧矛盾,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所以,媽媽把決定權交給你,由你自己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無論你做什么決定,媽媽都無條件支持你。“目的是鍛煉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伸張孩子的自我界限。”
孩子和同學鬧矛盾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是引導的同時需要我們尊重一件,給孩子提供一些方法就可以了。畢竟孩子要面臨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很多,我們不能事事跟隨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