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通常來說,孩子愛搶東西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孩子們會把你的和我的分的特別清楚,所以才會出現(xiàn)孩子之間愛搶東西的情況。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所以家長要用科學的方式對孩子這樣的行為進行引導教育,那么孩子愛搶東西怎么教育呢?
孩子愛搶東西怎么教育
1、讓孩子懂得分享的樂趣。
孩子不愿意和鄰居小玩伴分享他心愛的玩具,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父母不要強迫他們去分享,而是要讓他們認識到分享的樂趣。
比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梨,如果我們分享,那么我們兩個能同時品嘗到兩種味道。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我們做好榜樣,他們自然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父母的行為,慢慢體會到與人分享的樂趣。
2、降低孩子的搶奪熱情。
通常孩子們爭奪的未必是多么貴重的物品,也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這種情況下,可以提示孩子自己家有類似的物品,幫他回想,當他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也許比這個更好,孩子愛搶東西的熱情也就降低了。
3、明確物品和人際界限。
如果是由于物品概念不清楚,或者人際界限不清楚而導致的偏差行為,家長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就要教導孩子,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玩別人的東西,一要征得別人的同意,二要詢問家長,如果別人不同意,也不能去搶。
還要給孩子劃清人際界限,告訴孩子你、我、他的區(qū)別,讓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別人的。家長還可以外延界限的范圍,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屬于自己家的,哪些是公共物品,以此幫助孩子理解界限的范圍。
4、讓孩子意識到“搶”的行為是不對的。
對于已經上學的孩子,則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如果孩子愛搶東西,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去歸還,當面向被搶的孩子道歉。
有的孩子可能會將“搶”來的東西拿回家炫耀或者偷偷藏起來,不管哪種情況,父母都要想辦法讓孩子歸還,并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錯誤性,引導孩子換角度思考:“你覺得丟了玩具的小朋友會怎么樣呢?”
通過這樣讓孩子體會對方的情緒,從而懂得自己的行為會影響他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